广安德泰玻璃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人们正在对玻璃光瓶进行质检。
2023年9月,四川嘉逸股份有限公司“邻水造”首款纯电动摩托车正式下线,主要销往南亚、西非市场。(资料图片)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提出5个方面18项举措,要求各地方、各有关部门积极推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打通阻碍内外贸一体化的关键堵点,助力企业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顺畅切换,实现“两条腿”走路。
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2023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多重压力下的外贸形势,我市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力以赴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努力为全省“稳住万亿规模”多作贡献。
2023年,全市货物贸易持续快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总体规模和质量效益显著提升。1—11月,我市实现货物进出口总值42.2亿元,同比增长31.7%。
助力内贸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2023年12月28日,在位于前锋工业园区的广安德泰玻璃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德泰玻璃)车间内,轰隆隆的机器声不绝于耳,一台台现代化生产设备,有条不紊地运转着,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生产设备,经过成型、喷漆、贴花、烤花等工序后,一个个精美的玻璃瓶依次下线,将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德泰玻璃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销售中高档食品玻璃包装的企业,十余年来专注国内市场,随着公司扩建厂房及技改升级,产能逐步扩大。2021年以来,公司开始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产品远销意大利、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
“目前,我们的外贸订单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23年外贸出口额达到200多万元,接下来,我们将向非洲、南美洲等新兴市场发力,力争外贸产值再翻一番。”该公司外贸部经理张真铭说。
德泰玻璃是我市内贸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的生动写照。近年来,市商务局联合经信等部门和工业园区,深入企业一线开展调研,详细了解企业诉求,举办外贸业务培训,开展外贸政策宣讲,提供国际市场需求信息,积极兑现专项资金奖补,打通阻碍内外贸一体化的关键堵点,助力企业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顺畅切换,实现“两条腿”走路。
“2023年以来,我市持续开展‘川行天下’市场拓展活动,大力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组织100余户外贸企业参加广交会、消博会、进博会等开放型展会,帮助企业拓市场、抢订单,签订各类成交协议约5000万美元。”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与140余个国家(地区)开展贸易往来,与美国、泰国、中国香港等11个国家(地区)贸易往来金额达亿元,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国家贸易进出口总值10.3亿元,增长30.3%。
用心用力打造外贸开放平台
2023年12月11日,广安经开区成功申建川港(广安)合作产业园。广安经开区商务经信局负责人表示,园区建设将对标全省合作园区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与香港的产业合作,进一步壮大外贸外资规模,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开放平台的示范带动作用,将园区建设成为川港合作的新典范。
2023年12月12日,以“数字赋能·广安新机”为主题,广安龙工场跨境电商产业园利用“双12”契机,隆重举办了开园仪式。
“大龙网集团在深广渠江云谷建设广安龙工场跨境电商产业园,打造国际化外贸品牌和外向型产业产品展示窗口,将有利于推动广安经开区外贸总量倍增、结构优化和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该负责人说。
当天,大龙网集团与巴基斯坦、印度等地的海外渠道商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广安云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广安恒新双创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岳池县滴水岩蚕丝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广安龙工场入驻协议。
一个个外贸开放平台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外贸业高质量发展。
不仅是广安经开区。2019年,华蓥市被认定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消费类电子产品),实现了我市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零”的突破。
为推动外贸稳增长、调结构、添动力、提质量,我市积极发挥开放平台作用,促进外贸转型升级。国家级经开区、国省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集聚效应凸显。
十年磨一剑。得益于产业集群化发展,目前,我市拥有2个国家级、3个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2023年1—10月,5个基地实现进出口额32.8亿元,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的89%,成为推动我市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广安港继2022年开通至日本航线后,2023年新开通至柬埔寨、印尼外贸新航线。
“真金白银”支持内外贸主体队伍
2023年12月29日,邻水县商务局副局长周仁军照例走进位于广安高新区的四川嘉逸志友贸易有限公司,了解企业2023年全年生产经营以及新的一年“开门红”工作推进情况。
“预计第一批50台新型光伏三轮电动车于1月5日发往柬埔寨市场。”公司总经理袁志美介绍,目前,公司已有2000余万元人民币订单在手,工人们正加班加点赶订单,争取早日保质保量完成生产,及时将产品交到顾客手中。
四川嘉逸志友贸易有限公司是四川嘉逸股份有限公司外贸型子公司,于2016年1月1日正式营业。2023年以来,公司深入拓展缅甸、柬埔寨等东南亚市场以及非洲市场,持续做优新能源摩托车产品,形成新的市场竞争优势。2023年前11个月,公司出口额达1343万美元,同比翻了一番。
当天,周仁军还特意询问了奖补资金落实情况。“2023年中省外贸奖补资金已发放到位了,你们的是否到账?”周仁军表示,针对外贸型生产企业稳经济规模和贡献度,利用因素法和项目法,该公司全年获得中、省级外贸奖补资金70余万元,目前已拨付。
“资金到位了,感谢商务部门对公司的一路相护。”袁志美高兴地表示,公司计划将这笔奖补资金用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更具竞争力的出口产品,助力企业积极走出去、拓市场、稳订单,推动企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深入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落实奖补资金、推出综合扶持政策,是我市做大做强外贸主体队伍的有效举措之一。近年来,我市加大企业培育力度,支持有潜力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持续用好用足中央、省级、市级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出口信用保险、国际市场拓展、外贸物流、汇率避险、海关服务便利、出口退税、外贸信贷等支持政策,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资金拨付效率,中、省、市涉企奖补资金原则上由市商务局直接拨付到企业。
“真金白银”的支持让我市外贸主体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据统计,我市目前现有外贸实绩企业86户,其中,实绩生产型企业60户。2023年,新培育四川和盛鞋业有限公司、广安利华化学有限公司、华蓥市王泰工艺品有限公司等8家生产型外贸企业,1—10月合计出口1.6亿元。[县(市、区)融媒 张天文 姜曦悦 广安日报记者 卢琴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