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分拣中心正在传输快递包裹。
快递员将货物送到村民手中。
快递连接千城百业、联系千家万户、连通线上线下,是服务生产、促进消费、畅通循环的重要力量,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近年来,我市快递行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速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不断夯实行业安全稳定基础,有效服务地方民生保障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3年,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78亿元,同比增长19.59%;快递业务量(不包含邮政公司包裹业务)累计完成3339.01万件,同比增长41.79%。
加强保障
快递连接千家万户
当天,记者来到广安智慧物流产业园,看到一条条分拣线快速运转,一辆辆快递车忙碌进出,在这里分拣的快递,当日将被送到客户手中。
一件件按时到达的包裹,映射着快递业务量的快速增长。近年来,我市快递物流市场规模稳步扩增,网络布局更加优化,服务质量不断提升,行业发展延续良好势头。
为了让快递更顺畅地连接千家万户,去年以来,我市不断完善物流体系,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在各县(市、区)建设集中仓储、分拣处理、快速集散、统一配送等综合功能的物流产业园区;搭建起以县(市、区)为物流枢纽中心、辐射乡镇,以核心乡镇为物流周转中心、辐射农村的三级物流网络布局;市政府出台《广安市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加强政策支持,落实资金补助。
目前,全市已建成枣山物流园区、广安区电子商务产业园、广安港顺丰快递市域分拨中心、武胜县中滩物流园区、邻水县犇腾物流园区、岳池工业园区、华蓥工业园区等12个县级快件分拣中心,快递覆盖辖区所有乡镇和建制村。
适应新变化
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快递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快递业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服务质量不稳定、快递员权益保障不足、市场竞争失序等。
新修订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已于3月1日施行,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快递市场监督管理,保障快递服务质量和安全。当前快递业既要充分维护消费者权益,妥善处理消费者投诉、申诉,又要考虑行业发展实际,扎实推动法律条款的落地实施。
“你好,你有一个包裹到了,方便接收吗?”“麻烦你帮我放到菜鸟驿站。”4月15日上午,市民刘婷接到了快递员的电话,但由于还在上班,她选择将包裹暂存于小区菜鸟驿站。
“以前快递员会直接将包裹放到菜鸟驿站,发送短信取件码。”刘婷说,现在他们要先打电话问一下,服务更周到。
快递员小张表示,他平均每天需要配送400件快递,对于客户注明送货上门的快递,他会主动上门,但大多数快递他都会投放至快递柜或放在菜鸟驿站。
着眼需求
快递进村更加通达
4月12日早上7点,快递员罗芳就骑上摩托车行驶在武胜县宝箴塞镇方家沟村的村道上。村民韩乐平正在打扫庭院,远远看到一抹熟悉的绿色,立刻起身,从里屋抱出一筐鸡蛋。
“现在快递方便了,自家养的鸡下了蛋,给亲戚朋友都寄点去。”韩乐平把鸡蛋交到罗芳手中,经过固定、填充、封箱等流程后,这箱鸡蛋顺利出单。罗芳走时还不忘告诉韩乐平:“今晚就能到重庆。”
“以前根本不能寄生鲜。”韩乐平告诉记者,以前他想往外寄点东西,得等赶场天走1个小时山路到镇上,由于快递至少得4天才能到达目的地,生鲜寄过去不仅不鲜,甚至还会坏掉。现在,快递进了乡村,家里的土鸡土鸭、鸡蛋鸭蛋、香肠腊肉都能搭上“快递进村”的快车,不仅能够寄给亲戚朋友,还能卖给全国各地的顾客。
“生意越做越红火,我还种上了果树,马上就要到桃李采摘季了,又是快递旺季。”正是由于快递的畅通和迅速发展,韩乐平家逐年富裕。
“快递连接的是乡亲们的幸福生活。”作为工作14年的快递员,罗芳感慨万千。回忆起最初那些年,她挎着邮政斜挎包,一个人走着泥泞小道,只为送出几封信件,到后来随着修公路、建站点,她投递方式从步行转为骑摩托车,快递种类也逐渐增多。“现在连新鲜胡豆都能抽真空发快递,过年期间,我每天要送出200件快递。”罗芳说道。
罗芳寄送快递方式的转变,源于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武胜县大力推动农村寄递物流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打造完备的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目前,建成县级快递物流仓配中心1个,乡镇物流运营中心23个,村级物流综合服务站168个。
接下来,我市将持续推动邮政快递行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落地落实。整合力量,多级联动,推进邮政快递基础设施建设、末端共同配送体系建设,打通“最后一公里”,有效提升快递进村通达深度,畅通物流渠道,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武胜融媒 任禹舟 广安日报记者 文思童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