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广安经开区新桥化工园区。 周琪均 摄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联合发布《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聚焦抓重点产品、抓重点工艺技术、抓园区化发展,布局有效供给能力提升、安全环保技术改造、创新体系完善、强企育才、产业布局优化、发展环境改善六大行动。
近年来,我市把绿色化工产业作为三大优势产业之一重点培育,主要布局在广安经开区新桥化工园区,以基础化工为基础,逐步向精细化工、新材料化工、生物化工转型升级,形成了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格局。
如今,广安经开区已成为全省首批省级化工园区、全省8个千亿级绿色化工基地之一,蓄势剑指“千亿产值 百亿税收”。
立足资源优势谋发展
7月31日,记者来到广安经开区新桥化工园区,四川能投永立化工、必美达生物科技双甘膦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当前,广安经开区新桥化工园区正处于加速发展期,如何赢得众多化工企业的青睐?
“平台高,是我们的优势之一。”广安经开区商经局副局长明刚说,广安经开区是全国230个国开区之一,是四川省10个国开区之一、3个副厅级国开区之一,更是全省唯一一个以天然气为主导产业的国开区,已经成为广安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对外开放的桥头堡,这为产业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
“其次,园区产业实。”明刚介绍,广安经开区有规上工业企业62户,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23户、超10亿元企业4户、超50亿元企业1户,税收超千万元企业17户、超亿元企业3户。今年上半年,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7.3%,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全市22个百分点、21.1个百分点、15.6个百分点。
“同时,园区企业在化工领域还占据着龙头地位。”明刚举例说,“诚信化工企业生产的亚氨基二乙腈、苯胺基乙腈市场占有率超过60%,是国内唯一的羟基乙酸生产企业,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南非等地。利尔化学生产的丙炔氟草胺全国产能最大,技术比肩日本,产品出口美国、巴西等30多个国家。还有玖源化工液氨、甲醇产能位居西南地区前列。”
广安经开区发展的后劲也十分足。据统计,近5年来,全区累计新开工项目291个、总投资1117亿元。其中和邦生物双甘膦、利尔化学绿色植保、诚信新材料钛系列产品、玖源化工新材料4个单体项目投资均超百亿元。“加上现有在产企业和其他在建项目,五年以后可实现年产值1200亿元、年税收130亿元,届时将创造广安招商、投资、工业发展历史上的新纪录。”明刚信心满满地表示。
提升园区承载强链条
今年5月,四川能投永立化工年产8万吨精细化学品项目举行推进大会,再掀建设热潮,增添发展动力。
该项目总投资16.75亿元,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均销售收入达15亿元,对带动广安化工产业转型发展,重塑化工产业竞争新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园区是聚集产业项目、壮大产业集群、发展区域经济、完善产业布局的重要载体。我市围绕坚定不移做强工业目标,聚焦重点任务和要求,以新桥化工园区、岳池经开区、武胜经开区为载体,科学有序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布局实施了一批高端能源化工项目,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
“我们明确新桥化工园区围绕绿色化工产业精准发力,突出‘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走一条龙头项目牵引、产品隔墙供应、企业抱团发展良性循环的道路。”明刚道出了广安经开区的发展思路。
“经摸排梳理,全市重点依托新桥化工园区,绿色化工产业链群不断延展、加速布局。在天然气化工领域,初步构建形成了‘两大产业链路+三个细分产业链群’的发展格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两大产业链路分别是天然气化工产业链和氯碱化工产业链。其中,天然气化工产业链依托诚信化工、宏源化工、永立化工等重点企业,建成全国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天然气法氢氰酸生产线,为绿色化工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基础原料;氯碱化工产业链以龙头企业诚信化工、利尔化学为代表,壮大氯碱产业集群。
三个细分产业链群则包括——
绿色植保产业。集聚诚信化工、利尔化学、沃野生物、先易达农化等12户在产企业,重点产品草甘膦、草铵膦、丙炔氟草铵、氯代吡啶、生物药肥在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必美达生物、利尔绿色植保等8个项目加快推进,预计到2028年全市绿色植保产业可突破300亿元。
新材料产业。集聚吉兴新材料、沃肯精细化工、圣效化工、摩珈生物等4户在产企业,代表性产品主要有功能性差别化纤维、光引发剂、紫外线吸收材料。2023年,全市化工新材料产业产值5亿元、同比增长171.3%。
新能源储能产业。集聚诚信化工、玖源电子、信敏惠新材料等3户企业,代表产品氰化钠、N-甲基吡咯烷酮、碳纳米管、纳米导电浆,诚信新材料、永立化工、锐盛新材料、碳峰新材料等4个项目加快推进。预计到2028年,全市新能源储能产业产值可突破100亿元。
引一批企业,带一串链条,兴一片产业。全市化工产业正向着高端化、精细化产品为主的现代能源化工产业加速转变升级。
促进绿色发展筑未来
去年11月,广安诚信化工新增投资120亿新材料项目一期开工,项目主要建设盐碱循环和尾气综合利用项目。建成后,可充分利用现有产业链的副产物和中间产物,实现资源综合利用,进一步推动产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
废水、废气回收利用,二氧化碳减排、余热变宝再利用……在我市,多家化工企业都在生产流程上精细化升级。在循环利用上,以诚信化工、利尔化学、玖源化工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向原本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环节要收益,把环保从“费钱”变为“赚钱”。
据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环资科负责人介绍,近几年来,我市大力发展绿色化工,夯实“绿色”发展根基,低碳循环发展颇有成效。
“新桥化工园区化工企业多,绿色生态、安全环保是企业生死存亡的硬指标。”该负责人表示。为此,广安经开区全面实施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体系建设,已建成由1个区域超级站和6个GC—FID(气象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监测站组成的大气环境监测网、2个地表水监测站点、45个地下水和土壤监测点构建的水气土协同预警体系及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
目前,新桥化工园区内,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有毒有害气体及可燃气体监测监控、危险场所视频监控、污染物排放监测监控及园区环境质量监测等相关信息,已集成到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和水气土协调预警体系平台进行实时监测预警。
此外,还建立了化工项目准入退出机制,制定出台了《新桥化工园区项目准入管理办法》《新桥化工园区“禁限控”目录》等文件,坚持以“高技术、高税收、高带动、低消耗、低排放、低风险”原则招引项目。
如今,规模和环保不再是非此即彼的单项选择,而是令人惊艳的互相成就。我市绿色化工越来越深入人心,不断激发发展新动能。(广安日报记者 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