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胜县

发布日期:2023-05-16 17:53 来源:投资广安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武胜县,隶属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家乡广安市,地处川东渝北嘉陵江中下游,位于四川、重庆两省市结合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腹心地带。幅员面积966平方公里,总人口85万。是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重庆入川第一站,嘉陵江出川最后一站,川渝合作先导枢纽,成渝地区特色和配套产业基地。

一、武胜投资优势

武胜区位独特,“千里嘉陵武胜最长”,嘉陵江自北向南流经县境117公里,巧夺天工的割裂出64个大小不一的正弦型半岛,使武胜成为了“百曲嘉陵,依山傍水”的优美城市,拥有“1江1铁2高速2国道”的水陆立体交通网络体系,毗邻两座机场。1江-嘉陵江,嘉陵江梯级渠化后可形成千吨级通航能力,届时千吨级船舶可经过重庆寸滩保税港区直达上海。1铁-兰渝铁路,该铁路13天可到达德国杜伊斯堡,武胜万善客货两运站,客运动车半个小时即可到达重庆,货运年货物吞吐量可达200万吨。南渝高速、广遂高速,两条国道——国道212、国道350纵贯全境,半小时可到达广安、南充、遂宁、潼南、合川五大百万人口城市,1小时到达重庆主城区,两小时到达成都。30分钟可达南充高坪机场,1小时到达重庆江北机场。

武胜资源丰富,武胜石油、天然气、盐卤等储量丰富,石油储量1600万吨、天然气储量4000亿立方米,盐卤储量8.1亿立方米。嘉陵江出川断面稳定保持II类水质,县内建有2座水电站,水能资源约42万千瓦。武胜也是全国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果蔬、生猪为武胜县两大主导产业,蚕桑、水产为两大特色产业,2021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77万亩,出栏生猪105万头以上,建成武胜大雅柑基地2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2万亩,优质桑蚕基地3万亩。

武胜生态宜居,武胜境内以浅丘带坝地貌为主,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317.8米,年平均气温17.5℃,年降雨量1100毫米。县内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龙女湖旅游度假区、沿口古镇坐拥嘉陵江畔,“山里居、江边宴、民俗味、古镇会”,拥有“观江、亮水、融田、显山”独特生态景观,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江湾湖畔休闲旅游城市。

武胜政策优越,出台《武胜县工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若干规定》《武胜县工业招商引资“一事一议”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每年县财政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园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补贴、减税降费、物流补贴等,全面保障产业发展。招商项目“专人代办”“并联审批”“绿色通道”全程服务,落实县级领导定点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做到企业入驻“一站式服务”,为企业成长营造优越营商环境。

武胜要素充足,目前,储备工业用地指标2000余亩,可直接利用工业土地约400亩,工业用地按5.6万/亩的价格挂牌出让,办理50年产权,如固定资产投资或税收达到强度后,最高可补助5.1万元/亩固定资产投资补贴。园区水、电、气要素保障充分,自来水厂日供水2万吨,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5000吨以上,拥有110千伏变电站,日供电能力47万千瓦时,天然气站日供气能力20万立方米。园区有研发试验、公共服务、物流配送、会议会展4个为企业生产服务的中心,提供吃住行、休闲娱乐、消费等一系列生活配套服务。县域常住人口58万人,年输出劳动力32万人。现有职业技术学校3所,通过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定点培养专业人才。园区普通职工平均月薪2000-3000元,高管平均月薪4000-5000千元,用工成本远低于沿海发达地区。园区距离县城车程10分钟,政府开通免费早晚班公交专线,园区职工上班便捷,为企业提供坚实用工保障。

二、园区简介

近年来,武胜县坚定不移的实施“以工强县、以农富民、以商兴业”战略,围绕“3+1”现代工业、“1+3”现代服务业、“2+3”现代农业三大产业发展体系,不断优化产业布局。“依托武胜县省级经济开发区,以成渝地区为重点,兼顾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发达地区,主导发展节能环保及新材料、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四大产业,推进数字化赋能,大力培植输变电产业,打造重庆工业重要配套基地。

武胜县经济开发区:

四川武胜经济开发区设立于2003年,2019年1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规划总面积20.79平方公里。截至2021年底,园区已建成8平方公里,现有规上工业企业92户,2021年园区总产值364亿元,是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四川省“5+1”重点特色园区、四川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按照“一区(武胜经济开发区)两组团(街子组团、中滩组团)”的空间布局,建设合(川)武(胜)共建产业园,承接川渝产业升级优化,成为延伸四川,接轨重庆的经济发展桥梁。

街子组团(合武共建产业园):

位于武胜县街子镇,距离县城10公里,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5平方公里,是四川省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四川省特色产业基地,现有入驻企业70余户,涉及节能环保及新材料、装备制造、清洁能源、输变电等产业,已成为重庆工业重要的生产配套基地。

中滩组团(武胜火锅产业园):

位于县城东部,距离县城1公里,规划面积5.79平方公里,是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四川省第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园区现有入驻企业80余户,涉及火锅底料、火锅原料、食品饮料等产业,按照“工业+旅游”的发展思路,改造升级打造火锅文化体验馆、工业记忆馆,建设“川渝独有、全国一流”的火锅产业园,打造“中国麻辣火锅产业基地”。

三、产业发展

装备制造产业:布局于街子组团(合武共建产业园),通过充分发挥区位交通、资源成本优势,围绕重庆汽摩制造产业核心,承接重庆相关产业转移,着力打造汽摩装备、电力装备、医疗器械等装备制造业。现已形成以生琳金属铝锭原材料为核心,以四川银钢、一通鼎晟、雷联汽车等为龙头的优势汽摩产业集群优势。截至2021年底,园区共有装备制造规上企业22户,实现产值169亿元。

节能环保及新材料产业:布局于街子组团(合武共建产业园),依托省级节能环保产业园优势,以普莱斯德、杰瑞保温等企业为引领,打造西南地区重要的建筑保温材料基地。截至2021年底,共有节能环保规上企业23户,实现产值26亿元。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生琳科技、金易管业、普莱斯德等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的节能环保产业集群。

农产品加工产业:布局于中滩组团(中滩旅游型工业园区),充分利用武胜大雅柑、蚕桑、海椒、花椒、蔬菜等优质农产品资源,重点打造“火锅+丝绸+啤酒”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园区已形成以华润雪花啤酒、毛哥食品等企业为代表的食品饮料产业链体系,成功打造出“川渝独有,全国一流”的火锅产业园。截至2021年底,园区共有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53户,实现产值241亿元。

清洁能源产业,布局于街子组团(合武共建产业园)。立足县域天然气资源优势,围绕“建设清洁能源综合利用产业园”目标,全力发展“水电、天然气、氢能”清洁能源产业。县内已有东西关、桐子壕两座水电站,年均发电量14.8亿千瓦时,力争2024年建成利泽电站并发电投产。加大县内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建成投产天然气净化厂,开工建设天然气发电项目。加快推进一批天然气井项目建设,力争到2025年,全县天然气产量25亿方以上。加快培育氢能产业,抢抓氢能源产业发展机遇,推进加氢站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引进氢气生产、储运、氢能装备制造及关键零部件企业。

输变电产业,布局于街子组团(合武共建产业园),依托国家“一带一路”、“新基建”战略,结合武胜现有铜、铝优势产业资源,紧盯输变电产业发展,培育出鑫光电力铁塔、得丰电气、宏汇电器等一批输变电龙头企业,正在重点发展高压输变电、中低压输配电及成套设备和电力电缆制造等企业。截至2021年底,园区共有输变电企业11户,实现产值27亿元。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布局于街子组团(合武共建产业园),主要利用废旧金属、纸板生产铝锭铝型材、纸板纸卷等,目前园区企业可年产铝锭10万吨,正新建年产5万吨铜锭生产线。下一步,我们将以园区产出的铜、铝等原材料为依托,加大产业链下游装备制造、电线电缆等相关企业的招引力度,进一步延链补链。

文化旅游和现代服务业,武胜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旅游开发潜力巨大。现有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宝箴塞旅游区等2个4A及旅游景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个,年接待游客600万人次以上,年旅游收入近60亿元。目前,我们正大力推进龙女湖旅游区和沿口古镇文化旅游区建设。下一步,重点引进一批民宿、乡村度假住宅、精品酒店、康养基地、水上运动、休闲街区、露营基地等项目,促进文旅商协同发展,打造武胜城市会客厅。同时,依托中欧货运班列物流优势,大力培育壮大现代物流、跨境电子商务、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医疗康养等产业,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推动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

现代农业产业。武胜是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县、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中国蚕桑之乡”,已建成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4个。下一步,将围绕建基地、创品牌、拓展产业链,重点引进晚熟柑桔、优质蚕桑、规模养殖等项目,以及农产品初加工及冷链物流中心等配套项目,横向发展桑枝食用菌、有机肥等相关项目,打造高品质、高效益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