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市禄市镇凉水井村以庭院“小美”展示乡村“大美”
——扮靓“面子” 夯实“里子”

发布日期:2023-12-26 08:46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近年来,禄市镇凉水井村积极探索“美丽庭院+”新模式,以庭院“小美”展示乡村“大美”,不断推动农村文明新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转变、由外在美向内涵美提升。

按下乡村“美颜”键

人居环境换新颜

“没想到,我们家的院子会变得这么漂亮,住着真是太舒心了。”近日,凉水井村村民唐帮云发出感叹。

记者在该村看到,干净平整的道路在村间蜿蜒,细心修剪的树木形态各异,应季花卉散发着阵阵清香,一幢幢古朴、典雅的中式民居掩映在绿树红花间……处处展现着清新美丽的田园景象。

凉水井村是华蓥山下的一个小村庄,距华蓥城区9公里。“过去,这里就是一个传统村落,由于经济落后,村民的房屋长期空置且年久失修,有些成了危房。”唐帮云回忆,那时候,不仅家中房屋结构老化,屋外也是尘土飞扬,留在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如何扭转村庄基础设施薄弱、住房环境差的局面?2020年,禄市镇“美丽乡村”项目农房院落美化改造工程正式实施。“改善院落环境不仅要契合乡村发展实际,还要有自己的特色,做到他无我有、他有我精。”禄市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谢佳说。

在收集村民房屋升级改造建议的基础上,凉水井村将征集建议与红色资源利用、科学规划相结合,聘请专人制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健全项目管理运行机制,对原有建筑进行路面硬化、屋顶翻修、庭院规划、院坝美化等系列改造,并搭配种养花草绿植,实现了明清仿古艺术建筑构造与现代艺术造型创意的完美结合。

“为了打造漂亮的庭院,我在花坛里种满了鲜花,将院子好好打理了一番。”村民许吉财在外闯荡多年,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他决定留在家乡发展。

在改造工作中,凉水井村以保持乡土味道、贴近百姓需求为原则,在对农村用房实施全面改造的同时,升级改造农家庭院,提升宜居农房的整体协调性,实现一户一景观、一院一特色。今年,已完成58户农房庭院改造。

发展庭院小经济

撬动乡村大振兴

“这里的农家菜味道好,有特色。”“在这里体会惬意的乡村生活,很舒心。”游客口中的“这里”,便是由夏开有利用家庭庭院改造的舒家大院。

夏开有是凉水井村人,离开家乡32年后看到乡村面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便萌生了回乡创业、反哺乡亲的念头。2021年,在对各乡镇进行考察后,夏开有投资200余万元在凉水井村打造了集餐饮、民宿、娱乐于一体的舒家大院,实现了从“美丽庭院”向“美丽经济”的转变。

除餐饮、民宿外,凉水井村还充分利用房前屋后零星地块,积极探索打造休闲服务、畜牧养殖、苗木种植等多种类型的庭院经济,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为了鼓励和帮助村民打造庭院经济,华蓥市妇联根据每户家庭的劳力状况、土地规模、种植习惯提供育苗、菜种,免费为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平垦土地、修建围栏,并按照每户每年不少于200元的标准给予种植奖励。截至目前,该市妇联帮助凉水井村100余户农户发展了庭院经济,并累计为20余户脱贫户和监测户发放庭院经济种植奖励。

不仅如此,禄市镇和华蓥市妇联还在村民家中悬挂“家风家训”牌,传播优秀家风文化,并组建了一支以园艺专家、镇村妇联干部、花艺爱好者为主的美丽庭院巾帼志愿服务队伍,对村内交通要道、文化广场进行整治,为部分困难家庭提供卫生打扫及收纳整理等志愿服务,并按照美丽庭院建设标准深入农户家中进行督导检查,评选出美丽庭院巾帼示范户及最美阳台示范户25户。

“为了保障美丽庭院创建常态化、长效化,我们对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美丽庭院等活动进行量化积分,以积分兑换‘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的生活用品,将美丽庭院创建活动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继续深化‘美丽庭院+’创建,扮靓村容村貌、提升乡村颜值。”华蓥市妇联副主席骆柳欢说。(华蓥融媒 李雨飞)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