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好景在春耕。目前正值春耕备耕时节,武胜县靠前发力、抢抓开局、紧抓快干,守好“三农”基本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同时,抢抓春耕生产“黄金期”,把抓好春耕生产作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全力备春耕、强服务、抢农时,持续推进春耕各项工作,该县处处洋溢着播种的希望与丰收的期盼。
奏响春耕“进行曲”
近段时间,在武胜县鸣钟镇独巍山村的高标准农田里,村民们正抢抓晴好天气平整秧田,紧锣密鼓开展春播育种工作,为全年农业丰收打下基础。
“独巍山村水稻面积1200余亩,目前正在动员群众清理秧田,为育苗提前做好准备,全村计划育苗面积100余亩。”独巍山村党总支书记蔡清明介绍,此外,该村玉米已经全部完成育苗播种,种植面积500余亩。
独巍山村多为山区坡地,耕地较为分散。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后,实现了土地集中成片。随后,该村不断调整农业种植模式,引进业主积极发展稻虾综合种养,提升土地有机质,实现耕地品质提升、产量增加,同时也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和农户增收。
近年来,武胜县不断加大粮食安全宣传力度,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让“细碎”耕地化零为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时,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实行一地多种、种养结合,实现一地多收、一地多效,既为粮食丰产增产、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又助推了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3月27日,中心镇龙门村世鑫家庭农场玉米种植基地内,村民们正忙着进行玉米播种。
“这段时间天气比较好,我们主要做玉米育苗与播种工作,预计两周内完成播种。”武胜县世鑫家庭农场负责人雷德华说,今年农场计划种植玉米1300余亩,预计产量500吨。
为保障早玉米播种顺利进行,武胜县农业部门及农技专家在播种开始前,便针对性地开展了玉米品种选择、犁整农田、播种方式、播后管理等相关技术指导工作,指导村民有序、科学种植玉米,为提高玉米产量打下了良好基础。
今年以来,武胜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全面落实“田长制”,常态有序推进耕地恢复补充;推进5.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巩固撂荒地整治成果;瞄准稳粮增收、提质增效总目标,狠抓粮食安全,落实大春育苗5.1万亩、油菜种植15.5万亩、大豆种植4.32万亩的目标任务。
绘就春日“丰收图”
这边是春耕春种的忙碌景象,那边是春管春收的美好场景,农忙景象在武胜县随处可见。
近段时间,礼安镇马鞍山村的江滩地带迎来萝卜丰收季。成片的萝卜地绿意盎然,一个个大萝卜破土而出,为这片土地带来了丰收的喜悦。村民们正忙着采收萝卜,把萝卜经过初步的清洗和整理,然后装车运往市场。
“这片萝卜地有500亩左右。我们一般从年前至5月份进行采摘,每天可提供岗位40至50人。”礼安镇萝卜种植业主柯波说。
礼安镇紧邻嘉陵江,拥有土层深厚、疏松、排水保水条件良好的沙质土壤,是萝卜种植的理想之地。依托良好的地理优势,礼安镇大力培育和引进业主发展萝卜种植产业。“萝卜口感清脆、甜度适中,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深受消费者喜爱。”柯波说,目前他们的萝卜销往全国各地,还有部分销往国外,今年已经售出2000多吨。
近年来,礼安镇按照“稳量、提效、转型”的思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打造万亩萝卜产业基地,由以前的农户零星种植,发展到现在由业主规模化种植,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礼安镇萝卜种植面积已达1万余亩,每年可种植两季,能够吸纳全镇2000余人就业。
和礼安镇萝卜种植业主一样,位于猛山乡的广安仕雅桑蚕养殖有限公司的员工同样沉浸在丰收的喜悦里。近段时间,该公司在桑园套种的黄精迎来采收季。桑树间隙,黄精长势喜人,村民正忙着采收。
“我们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2021年,公司在300亩桑园套种了50余亩黄精。经过3年时间精心管护,如今开始陆续收获。”3月30日,广安仕雅桑蚕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宇说,黄精是药食同源类中药材品种,种植简单、效益不错,不需要过于精细的管理。
据介绍,该公司采取“线上+线下”的模式销售黄精。“线下”就是交给本地的收购商,“线上”就是经过电商渠道把黄精销往全国各地,如广东、上海和江苏等地。与此同时,公司还积极尝试深加工,将新鲜黄精通过“九蒸九晒”的炮制方法制成干黄精,通过深加工延伸致富链。
近年来,武胜县以打造利益联结机制为载体,围绕“2+3”产业,重点探索“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农户”等发展模式,通过龙头企业引领带动,解决农副产品“产加销”全链条融合发展问题,实现富民增收。目前,累计培育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2个、50万元以上的村6个、10万元以上的村103个。(武胜融媒 谭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