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邻水县涌现了很多杰出的女性带头人,她们带领村民们奋力前行,共同谱写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华美乐章。
连日来,记者深入各地,与她们亲切交流,聆听她们的故事。
姓名:余昆娟
项目:“生态鱼”养殖
地点:邻水县石滓镇朱家寨村
“我的鱼塘通过明月山涵洞流出的山泉水养罗非鱼,相比其他养殖基地更容易解决水中缺氧问题,生长环境好了,鱼肉也更细嫩。”6月3日,邻水县石滓镇朱家寨村养殖基地负责人余昆娟告诉记者。
余昆娟一边查看鱼塘罗非鱼的生长情况,一边说道:“为了拓宽销售渠道,她开设了直播间,通过直播的方式向观众展示罗非鱼的生长环境和养殖过程,网络销售罗非鱼到重庆、成都、广州等地。”
“现在每个月能卖罗非鱼1000至2000公斤,预计今年销售收入有10万元左右。”余昆娟介绍,为进一步打响“生态鱼”品牌,她注册了“四川省山情水意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同时通过微信、抖音等平台进行宣传营销,打造“网红生态鱼”。
“在打造、发展基地的过程中,我们还提供保洁、捕捞、管理等工作岗位。”余昆娟说,现在她的养殖基地已吸纳了10多名村民就业。
村民文德奇就是其中一个。由于患有听力障碍,不好就业,养殖基地专门为他提供了喂鱼的工作岗位,增加他的收入。
余昆娟的创业精神不仅激发了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的热情,也为家乡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她表示,将继续努力,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姓名:刘君霞
项目:佛手种植
地点:邻水县城北镇秀峰村
近日,邻水县城北镇秀峰村村民赖素英领到工资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回到家和邻居拉起家常,今年她将用工资购买两头小猪仔,等儿媳妇过年回来就杀年猪庆祝,剩下的钱她计划存入银行,用来养老。
赖素英的幸福得益于秀峰村近年来引进的佛手种植项目。作为该项目的带头人,青耕地农业种植基地负责人刘君霞向记者介绍,佛手作为一种特色农产品,其生长规律独特,具有良好的种植优势。佛手树一年可采摘4次,总采摘期长达5个多月,每棵树产量高达50余公斤。高效益种植模式,给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村民廖凤碧也是这一项目的受益者。她告诉记者,在基地务工,她每天可挣50元工资,一个月下来,收入上千元。对于她来说,这样的收入已经相当可观。而且,在家门口工作,既节省了车费,还能够照顾家庭,她感到非常满足和幸福。
目前,该基地内的350亩佛手树长势喜人,预计产量可达五十万余斤。这些果实将通过订单销售的方式,直接送往药厂。稳定的就业渠道,为村民们带来了稳定的收入。目前,该项目提供了20多个长期就业岗位,解决了附近村民就业问题。
姓名:刘洁
项目:蔬菜种植
地点:邻水县牟家镇乱石村
在邻水县牟家镇乱石村,刘洁被村民亲切地称为“空心菜美女”。5月26日清晨,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田间采摘蔬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乱石村平均海拔680米,独特的地理条件为蔬菜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前些年刘洁回家乡时,发现了这一商机,决心利用自己的经验和资金,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刘洁通过引进新技术,在乱石村规模种植无花空心菜、茄子等蔬菜。其中,无花空心菜因生长周期短、口感好备受市场欢迎。为了保证蔬菜品质,她采用控温、控湿等技术,全过程不使用农药,让蔬菜真正绿色、健康。
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刘洁的蔬菜逐渐打响了知名度。不仅吸引本地市民前来采摘,还远销重庆等地。她告诉记者,“虽然目前种植基地已经带来了不错的收益,但要想发展得更好,还需要继续打开销路、扩大种植面积。为此,我计划成立种植合作社,联合村民抱团发展生态种植,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目前,刘洁帮助村上培育了6户蔬果种植专业户,每户年纯收入均超过10万元。(熊杰 邻水融媒 肖智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