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全面实施

——农业保险扩容 农民信心加倍

发布日期:2024-06-12 09:09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广安区水稻种植基地。

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向村民宣传农业保险政策。

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更是端稳饭碗的底气所在。近日,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通知:今年起,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在全国全面实施,并从补贴方案、保险方案等方面对这一重要政策作出具体安排。

2021年起,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在我市实施。当前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政策在我市推行现状如何?各部门如何推动全面落地实施?未来如何更好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作用?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各地种粮大户、农户以及相关部门。

风险保障更明显 种粮大户踊跃参保

仲夏时节,广安的田野换上新绿。6月5日,在邻水县秀安家庭农场的水稻基地里,负责人何玉安正组织工人施肥。

何玉安的农场一直以种植水稻为主,今年种植面积已扩大至700余亩。每年种粮,他最担心的就是遇到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稍有不慎一年白干。

“为了规避风险,我们第一时间投保了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每亩自己缴12.375元保费,就能享受到1100元的保障,这无疑增强了我们的种粮信心。”何玉安说,这一政策性农业保险让他们倍感安心。

2022年,邻水县正式纳入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实施范围,该县种植大户、农户展现出高度的参保热情,以应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

今年,邻水县七星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刘凤明选择继续参保。“我们种植了400亩水稻,这个保险不仅保障了作物安全,还让我们在面对市场价格波动时有了更多的底气。”刘凤明告诉记者,接下来,将继续扩大种植面积,为市场提供更多优质的粮食产品。

“以前种地,面对极端天气,我们就得提心吊胆。”邻水县丰禾镇鱼鳞滩村村民甘树荣告诉记者,他种植了3亩玉米,购买了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后,即便遇到灾害天气,也能得到相应赔偿,经济压力减轻了不少。

据了解,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与以往的物化成本保险相比优势明显,稻谷、玉米、小麦每亩赔偿金额分别由原来的400元、400元、300元提升至1100元、800元和700元,可覆盖直接物化成本、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等。参保者只需要负担25%的保费,其余全部由各级财政补贴,体现了中央支农惠农及注重粮食生产的重大决心。

“目前,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已在我市广安区、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实施。”市财政局金融外经科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保险金额的提高,完全成本保险的赔付也基本覆盖了农户的各项成本支出,为种粮农民提供了更加全面的保障,能够帮助他们有效抵御风险,进一步提升种粮积极性,守护好农民“钱袋子”。

服务质效大提升 更好助农抗灾减损

“种植面积小,也可以参保吗?”“如遇天灾受损,应该如何理赔?”6月6日,在广安区兴平镇卧龙村村委会办公室,人保财险广安支公司悦来营销服务部工作人员在村干部与农保员的陪同下,为村民解答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相关问题。

“为了提升保险政策知晓度,带动农户积极投保,我们逐一对接各乡镇,及时召开启动会和农险培训会,加强对村农保员的培训和管理。”人保财险广安支公司悦来营销服务部主任刘林告诉记者,他们还通过发传单、拉横幅、放广播、开宣讲会、开院坝会的方式把保险政策送到农户家门口。

刘林介绍,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针对种粮大户,由保险经办人员直接对接投保;针对村民多而分散、种植面积小的情况,通常采用“集体投保、分户赔付”的方式,保险经办人员与村农保员提前对接,由村集体收集愿意投保的农户名单和种植面积,保险公司再统一投保。

如何提升理赔服务质效,更好助农抗灾减损?除了及时响应报案、会同专家查勘定损之外,我市还聚焦科技赋能,着力提升服务能力,鼓励保险机构积极探索“承保+减损+赋能+理赔”的保险新逻辑,推动大公司先行先试,通过无人机测绘技术对稻谷、玉米、小麦进行初勘,切实提高承保数据真实性。

对此,经历过理赔的广安市万宏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石磊深有感触。“去年8月,我们在广安区井河镇高桥村种植的800余亩水稻中有部分因病虫鼠草害导致产量受损。”石磊说,报案后保险公司利用无人机航摄精准快速确定了种植范围、种植面积、受损范围、受损面积,还对受灾原因进行了分析,出具了详细的勘测报告,很科学。勘测报告出来后,理赔款很快打进了他的账户。

当前,市政策性农业保险领导小组正充分发挥各相关职能部门作用,加大宣传力度,有序推进并全力落实好保险政策,督促主管部门和承保机构做好承保理赔工作,建立理赔绿色通道,简化理赔程序,确保受灾农户及时得到保险赔偿,充分发挥政策性农险惠农“保护伞”作用。

多方协同搞配合 推动农业保险提质增效

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农业易受大面积自然灾害影响、农业保险出险概率较大、承保机构组织经营效益不高,纯商业性质的农业保险难以持续,需要财政对农业保险给予支持。

近年来,我市加强财政引导,构建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除传统物化成本保险外,市财政局牵头落实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加强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管理,指导开展保费补贴绩效评价,积极推动全市稻谷、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覆盖率提升至70%以上,支持各县(市、区)、广安经开区发展湖羊、龙安柚、红芯蜜柚等21个地方特色保险险种。

2023年,全市实现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总规模2.07亿元,较2022年增加0.41亿元,增幅达24.84%,财政部门累计投入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1.56亿元,为53.54万名农户提供农业生产风险保障。

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提质增效,离不开我市各相关职能部门的通力协作。实施过程中,市发展改革委调查监测重要农产品成本,协助开展承保查勘、定损理赔、防灾防损等工作;市农业农村局促进农业保险政策与其他支农惠农政策有机结合,强化专业技术服务,帮助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做好防灾减损,组建农业保险定损理赔专家队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安监管分局加强对承保机构业务合规、承保理赔等经营行为的监管检查,对违规违法经营行为及时依法严肃处理。

接下来,我市相关职能部门将进一步把党和国家惠农政策落实到田间地头、落实到农户心头,有力提升农户和粮食产业抵御风险能力,让农民收益更有保障、粮食安全更有保障,为全市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县(市、区)融媒 廖小兵 刘宏 广安日报记者 文思童 文/图]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