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林”为笔,绘就广安“绿水青山”

发布日期:2024-06-25 09:00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蓥山巍巍,渠水滔滔。在广安区浓溪镇围子山上,一棵棵桢楠迎风招展,这是一片新栽植的国家储备林。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国家储备林建设就是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向转化的重要路径。眼下,广安市正在分阶段推进百万亩国家储备林建设,逐渐探索出一条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林业生态高水平安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闻令而动,全域全力推进储备林建设

2022年,省林草局发出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的动员令,市委、市政府将国家储备林建设作为建市以来林业发展的最大机遇,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迅速印发了《广安市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推进方案(2022—2025年)》,标志着国家储备林建设在广安全面启动。

全速率争取,林业发展更具活力。广安市优先将适宜实施储备林建设的商品林整体打包,迅速编制完成项目建设方案,引入金融“活水”育新机。去年,全市重点攻授信、夯基础,7个项目均获得融资授信并实质性开工,总投资63.5亿元,授信额度50亿元。

全要素保障,基础根基更加夯实。为确保“责有人负、活有人干、事有人管”,广安区、武胜县、邻水县、华蓥市林业局相继挂牌成立,前锋区、岳池县正积极加强林业机构建设,各级党委、政府对林业工作的重视程度、支持力度和投入强度不断提高,国家储备林建设有序开展、高效推进。

全市域推动,项目建设更显成色。推行“项目林长制”,县级林长包保负责储备林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全力保障项目顺利实施。截至目前,累计完成营造林3.58万亩,10个示范基地已全部建成,工程进度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以绿增辉,做细做实“储备林+”文章

随着国家储备林建设纵深推进,广安市结合“储备林+”,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助力储备林项目区实现产业兴、生态美和百姓富。

运好“起笔”,放活改革“先导力”。将国家储备林建设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相结合,将林农零星分散经营的林地流转至村集体经济组织,再集中流转至承贷企业,实行林地“两级流转”。华蓥市承贷企业在高兴镇、阳和镇等地流转林地2万余亩,签订收储协议,推进林地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经营。

注重“承接”,盘活林下“生产力”。通过抚育和改培打造一批“标准林地”,采取储备林+“林药”、“林茶”、“林笋”等复合生产模式,提升储备林的质量和效益。邻水县因地制宜,引进龙头企业打造白茶示范引领区、刺黑竹良种培育区等“五大林下经济区”,形成了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林业模式。

聚焦“转化”,做活林旅“融合力”。擦亮“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居、嘉陵江畔游”三张名片,在五华山、棕阁山、四方山等地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和林相景观改造工程,积极培育森林康养旅游新业态。广安经开区大力推进南峰山彩化美化,高标准建设城市近郊森林公园,推动生态资源禀赋优势向旅游经济发展优势转化。

弹好“合奏”,激活振兴“源动力”。推行“林地流转+采伐分成+就近务工”收益分配模式,通过国家储备林建设,激活项目区周边富余劳动力,拓宽增收渠道,带动农民致富。前锋区龙滩镇水源村“大径级木材+林茶”示范基地通过有偿使用林地和劳务用工,带动周边1500余名群众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了新动能。

行稳致远,用心用情书写精彩答卷

广安市始终坚持高站位、高标准、高质效,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全力打造经得住人民检验和历史考验的精品工程、平安工程、清风工程。

质量为首,打造精品工程。把工程质量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规划布局上,重点发展桢楠、杉木等大径级用材林,因地制宜兼顾发展工业原料林、经济林、景观林以及林下种养,让每一笔钱都进山入林,全面提升项目建设质量。目前已高标准建设大径级用材林基地2.7万亩、经济林基地0.78万亩、工业原料林基地0.51万亩。

安全为要,打造平安工程。注重将国家储备林建设与森林生态安全建设相结合,建设林区防火巡护道路307.8公里、森林防火生物隔离带250公里,设置森林消防水池110口,不断加密林区“水网”“路网”,实现重点涉林乡镇无人机巡飞常态化、重点林区森林火情监控智能化,全面提升物防、技防能力。

廉洁为基,打造清风工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健全监管制度,相关做法得到省林草局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及时跟进审计监督,开展专项检查2次,承贷企业开展自查自纠3次;市林长制办公室印发《温馨提示函》14份,全面防止各类违规违纪和腐败行为发生。

当下,广安市国家储备林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一片片茁壮成长的秀美山林,一道道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风景线,清晰且深刻地展示了广安在国家储备林建设过程中的变化。

未来,广安市将坚持国家储备林建设与城乡绿化彩化美化、现代林业产业发展、森林灾害防控等结合起来,通过“生态绿起来”,促进“百姓富起来”,实现“乡村兴起来”,走出一条新时代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的“广安之路”。(金典 陈锦 广安日报记者 卢泠氚)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