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竞演“乡”当潮

发布日期:2024-07-17 08:59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嘉陵水,绿如蓝,环绕着西关三面山。你到西关走一圈,西关把你魂儿牵……”7月9日,四川省第四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大赛(广安武胜赛区)比赛,在武胜中学学术报告厅举行,7名乡土文化能人、17支魅力乡镇队伍同台竞演,展示武胜乡村文化建设成果。

当传统民间艺术携手乡村振兴故事,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又将演绎怎样的场景呢?记者带你一探究竟。

乡土文化能人展“绝技”

大红开襟唐装,搭配白色长裤,率先出场的烈面镇乡土文化能人周小清,用一首歌曲《西关把你魂儿牵》,在东西关钓鱼城、太极湖、河滩萝卜等视频画面背景下,把烈面镇西关的美丽风景,以及富饶的物产和淳朴的民风,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

随后,中心镇的《十送红军》、礼安镇的《月光下的凤尾竹》、龙女镇的《沙家浜·智斗》等曲目依次上场,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说家乡道家乡,家乡年年换新装。楼房林立路宽广,人民心中喜洋洋,群众生活大变样,乡村振兴创辉煌。”来自真静乡的青仁学,创作的金钱板说唱表演《乡村变了样》,描绘出一幅幅景美、人美、日子美的新农村风貌。

“歌声唱不尽好山好水好时光,彩笔描不完新人新事新气象,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共同富裕的道路越走越宽。”作为武胜“大地油彩”乡村文化旅游节6大主题活动承办地,万善镇创作的歌曲《越走路越宽》,唱出了嘉陵江畔“金沙外滩”的春和景明,以及老百姓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在平凡的道路上,做着不平凡的事。”来自金牛镇的何辉,以一首吉他弹唱《平凡之路》,演绎着乡村振兴进程中,众多平凡人脚踏实地兴产业抓发展,走出富民兴乡的新路。

葫芦丝、吉他等乐器演奏,惊艳的歌唱表演……这些乡土文化能人紧扣乡村振兴主题,结合各自乡镇资源禀赋,挖掘整理本地乡土文化,创作编排出“乡土味”十足的文艺作品推介家乡、代言家乡,让更多人感受到武胜乡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

“魅力乡镇”描绘乡村蝶变

展示文化传承的生生不息,讲述美好生活的幸福场景。精彩的乡土文化能人竞演结束后,大赛进入“魅力乡镇”竞演环节。

作为川渝合作示范前沿地,街子镇用精心编排的扇子舞《中国美》,展现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下,合武共建产业园给全镇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美丽武胜》以舞绘景,通过舞蹈艺术展现武胜自然风光、人文情怀以及城市新气象,传递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不仅是乡镇之变,产业兴旺也是展演主题之一。《采桑》以歌曲的形式展现猛山乡旖旎春光中的桑园之美、产业之兴,表达该乡干部群众投身现代蚕桑产业、共筑生态家园、走好乡村振兴之路的美好期盼。而来自鸣钟镇的村民手持簸箕,配合原创歌曲,徐徐展开了一幅欣欣向荣的乡村画卷。

各乡镇还挖掘本地特色文化,寓情于景,展现乡镇魅力。《女儿出嫁了》深入挖掘婚礼文化底蕴,通过鼓、镲等传统敲打乐器,演绎了川东传统婚俗农家文化;舞蹈《嘉陵渔梦》,则以斗笠道具运用和动作编排,再现了礼安镇嘉陵江边村民怡然自得的打鱼情景;《庖汤美食邀你来》以宝箴塞“庖汤文化节”为创作素材,融入情景剧、歌舞等元素,描摹出“杀年猪吃庖汤”的乡村风俗画,洋溢着民间烟火气。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竞演评委、武胜县文联主席徐红在终场点评时说,根植于生活的表演才有生命力,各乡镇聚焦农耕文明、乡土文化,突出原生态和地方特色,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和乡土文化富矿,用文艺的方式诉说乡村蝶变,展现武胜乡村文化的新风尚、新气象。

徐红还从创意编排、表演和舞美、音视频等方面,对参演节目进行点评:“比如,年逾八旬的真静乡青仁学老师登台表演的金钱板《乡村变了样》,从生态环境、产业发展、乡风文明、道路交通等方面,展现农村新风貌、新气象,令人动容。”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宝箴塞镇摘得魅力村镇一等奖,万隆镇、鼓匠乡获得二等奖,礼安镇、烈面镇、华封镇获得三等奖;万善镇的杨银获得乡土文化能人一等奖,真静乡的青仁学、烈面镇的周小清分获乡土文化能人二等奖、三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获奖节目还将代表武胜,参加四川省第四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乡镇竞演(广安赛区)市级竞演活动。(武胜融媒 夏俊林)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