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区食用菌产业“钱”景可期

发布日期:2024-10-28 08:51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10月24日,在广安区大龙镇黄坝村广安菌之源家庭农场的成片大棚内,20余名工人正忙着种植长裙竹荪。他们将菌棒掰成小块,插到铺着黑褐色有机竹料的菌床上,再用有机竹料覆盖住菌块,最后挥动锄头培土垒厢,每个环节都做得特别精细。

“15亩土地,28个钢架大棚,我计划种植长裙竹荪和赤松茸,两个菌种各一半。”广安菌之源家庭农场业主顾培菊介绍说,长裙竹荪、赤松茸属高端食用菌,以鲜美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受到市场青睐,具有广阔的销售“钱”景。

记者了解得知,长裙竹荪生长期约4个月,采摘期为20天。而赤松茸的生长时间约1个月,采摘期长达4个月,两个品种可同步种植和上市。“长裙竹荪以销售干货为主,每亩烘干后产量约200斤,每斤市场批发价约260元;赤松茸主要卖鲜货,每亩产量6000余斤,均价每斤10元。”说起“生意经”,顾培菊娓娓道来,“保守估算,农场食用菌产业年产值将超过80万元,除去各项成本,利润在20—30万元。”

其实,早在去年初,顾培菊就在大龙镇战斗村租用的6亩地3个钢架大棚内,试种赤松茸获得成功,产品畅销广安本地及重庆市场。尝到甜头的她,去年底在交通更为便捷的黄坝村流转土地,决定扩大种植规模,拓宽增收渠道。

今年上半年,顾培菊先后投入70余万元资金翻耕土地,搭建钢管大棚,还新建起了一座烘干房,购置了烘干设备。她先后3次到宜宾食用菌基地考察学习,得知长裙竹荪营养价值和市场价值非常可观后,决定引回广安进行试种,丰富特色农产品种类。

不仅如此,顾培菊计划通过精心设计和包装,打造独具特色的食用菌品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她已成功注册商标“农姑菇”,并与专业品牌策划和设计公司合作,制作食用菌礼品盒,更好满足不同市场群体的消费需求。同时,她还借助外出考察学习到的经验,准备将食用菌与研学旅行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打造全新的农旅融合发展模式,让游客认识食用菌并体验采摘乐趣,感受从田间到餐桌的美妙过程。

在丰富农产品种类和市民“菜篮子”的同时,顾培菊还为当地20余名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促进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陈亚军 广安区融媒 张国盛)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