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在沿口镇五一村晚熟柑橘初加工中心,工人分拣砂糖橘装筐。 目前,当地砂糖橘迎来采摘高峰期,果农们抓紧采摘、清洗分级、装车外运,供应国内外市场。武胜融媒 谭晓宇 摄
近年来,武胜县充分发挥好村集体示范作用,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吸引带动村民逐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10月29日,来到万隆镇大垭村3号菌房,记者看到一排排菌架上,摆满了一个个圆柱形菌包,一簇簇菌菇从菌包内破土而出,成熟的桑枝菌肥硕饱满,色泽诱人。村党总支书记张应德正带领当地村民采摘桑枝菌,不一会儿,新鲜的桑枝菌便装满一箩筐。
“大垭村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自主发展桑枝菌产业,建成1600余平方米的产业大棚。”张应德介绍,今年入棚菌棒2.5万棒,预计产出4万余斤,带动本村20余名群众就近就业,10余名困难群众增收。
2022年,大垭村利用村级闲置资产,将村党群服务活动中心院坝改造为桑枝菌大棚,发展桑枝菌产业。2023年,该村共计投产4万棒,完成4批次采收,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3万余元。
武胜县除了发展特色桑枝菌产业外,还致力发展水产养殖助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撒网、赶鱼、收网……近日,鸣钟镇龙庙村水库旁热闹非凡,村民们正忙着打捞水库里的鱼。随着一声声吆喝,渔网越收越紧,平静的湖面变得沸腾起来,浪花飞溅,肥美的鳙鱼在网中不断跳跃。
“这些鱼是我们前几年抛的鱼苗,今天收获了1500斤,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9000余元。”龙庙村党总支书记陈雪梅高兴地说。
今年是村集体经济水库养鱼丰收的第四年,龙庙村每年都会在水库投放1000多斤鱼苗。这些鱼主要以水中的浮游水生物、腐泥、藻类为食,可以加速水库的水体净化,每年村上都会根据鱼类长势进行定量捕捞,卖鱼的收益也一并纳入村集体经济收入中。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武胜县不断探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多样化路径,坚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打造了汇博农业晚熟柑橘加工基地、“桃李漫天”种植园、易发家庭农场、古家寨生态养殖合作社、“小龙”肉牛养殖场等产业,不断做大村级集体经济“盘子”,带动群众获利,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着力让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引擎”。
特色产业遍地开花
“我们这段时间主要进行套袋,帮助果实防寒抗冻、改善外观品质,同时减少果面损伤、防止病虫害侵染,从而提高果实的安全性。”当前,正是晚熟柑橘壮果的关键时期,武胜鼎辉专业合作社业主谭明高正在为入园务工的村民讲解柑橘套袋技术,并现场示范,为接下来的丰收季节做好充分准备。
2018年,武胜鼎辉专业合作社在金牛镇三合村流转了500余亩土地,全部用来发展晚熟柑橘产业。目前,已常年吸收30余名周边村民务工,用工高峰期80余人,有效促进了当地晚熟柑橘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武胜县因地制宜,围绕“发展特色种植、打造一村一品”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特色产业发展上下足功夫,吹响产业致富的“集结号”。
10月30日,记者在双星乡朝阳村看到,连片的玉米地郁郁葱葱,一株株玉米整齐排列,长势喜人。村民们穿梭于茂密的玉米林中,忙着采摘、搬运……
“我今年承包了20余亩地种植‘香甜糯’晚熟玉米,基本能够保证每亩产量2000斤左右。”该村玉米种植户刘俊良告诉记者,每年可产出两季玉米,实现收入近6万元。
近年来,“香甜糯”玉米因其口感香甜软糯、营养价值高而备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大量地被端上千家万户的餐桌。双星乡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导业主大力发展周期短、见效快、潜力大的鲜食玉米,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方向迈进。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在武胜县,一个个特色产业打开了乡村的“致富密码”,不仅晚熟柑橘、玉米种植蓬勃发展,水果种植、蚕桑、粮油、渔业等特色产业也遍地开花,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农村公路提质改造
10月31日,在武胜县沿口至鼓匠段道路改建工程项目建设现场,运输车辆来来往往,挖掘机、平地机、压路机等大型机械有序作业,路面上的工人们正抢时间、赶进度,各施工环节井然有序。
“项目现已完成土石方95%,挡土墙90%,路基混凝土挖补及降坡90%,现正在实施水稳层施工,预计10天内可完成。”项目施工负责人刘万红说。
据了解,该路段因建设时间久远,已经出现路面裂纹多,晴天坑洼不平,雨天极易积水造成会车困难,严重影响交通,给村民出行和农产品运输带来诸多不便,如今该道路正在提升改造,让附近居民期待不已。
“看到这里修路我们非常高兴,希望能够早点完工。”鼓匠乡居民田华德笑着说。
据悉,此项目起于沿口镇金银坎村经青华寨村,止于鼓匠乡和平社区,包括路基拓宽工程、挡土墙新建、排水工程、沥青路面工程等内容。此次改建道路主线全长7.381公里,支线1长143米,支线2长638米,采用三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建设路基宽度为7.5米,沥青砼路面宽度为6.5米。
“等水稳层保养期结束后,我们将采取断道施工方式,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设和护栏标线施工,力争春节前完工。”刘万红说。
农村公路是农村地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础,通畅舒适的农村路是群众奔向美好生活的基本要求。近年来,武胜县着力改善道路交通环境,加快实施县乡道路升级改造等项目,全力护航农村群众出行便利。(武胜融媒 谭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