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地头,农机穿梭,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连日来,邻水县各地抢抓农时,持续抓好农业产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农村改革等各项工作,打响乡村振兴大会战,千方百计推进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奋力谱写“三农”工作新篇章。
万象“耕”新
奏响农业“奋进曲”
2月26日,在邻水县九龙镇补巴桥村的秀安家庭农场,种粮大户何玉安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正在进行冬小麦控苗作业。
“去年收成不错,种植小麦200余亩,总产量约9万斤。”何玉安高兴地说,今年种植规模扩大一倍,实行稻麦轮作,在农技人员的技术加持下,预计每亩收成增加500元。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去年,邻水县各地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建设高标准农田4.3万亩、千亩粮油示范片14个,增加灌溉面积9.8万亩,全年粮食产量46.8万吨、实现“三连增”。
一年之计在于春。做好春耕备耕工作,是确保今年粮食稳产增产的关键。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邻水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做好春耕备耕工作,邻水县早谋划、早部署,前段时间,召集县级相关部门、25个镇的负责人举行了邻水县春耕备耕工作会议,对小春田间管理和大春备耕工作作了具体安排部署,抓好任务分解。同时,抓好物资储备,强化种子、肥料、农药等生产农资储备调运,积极推介“稻香杯”优质高产水稻、玉米和大豆等高产品种,大力推广水稻旱育秧、玉米肥团育苗、带药移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插秧等技术,全力以赴打好春耕“主动仗”。
邻水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邻水县将聚焦建好“天府粮仓”、打造都市田园、推进城乡融合“三大目标”,接续打好乡村振兴大会战,渐次推进现代农业产业跨镇成片、连园成带,力争实现粮食总产量46.9万吨、出栏生猪83万头以上、脐橙产量突破32万吨,推动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产融合
激发农村新活力
“这些菜品都是以脐橙为原材料做成的,别有一番风味,很受顾客欢迎。”2月26日,在邻水县禧满鸿福酒店餐厅,工作人员正在向顾客热情推介一道脐橙样式的甜品布丁。
该酒店营销部经理张鑫介绍,这款布丁出自2020年制定的“脐橙宴”系列菜品。“脐橙宴”推出后大受追捧,至今仍被保留在酒店菜单的显眼处。
在邻水,脐橙种植历史已有600余年,是涉及区域最广、惠及人口最多的特色优势产业。除了鲜果销售外,邻水县还在产品开发等消费终端发力,建起了柑橘洗选中心、脐橙加工厂和冻库,加工生产脐橙果酒、脐橙冻干片等产品,年处理能力达2万余吨。
依托邻水脐橙的名气,邻水县积极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将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休闲旅游产业带,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如今,邻水县以脐橙为主的柑橘种植面积达35.4万亩,建成百亩以上脐橙标准化果园262个,千亩以上的脐橙标准化果园30个,五千亩以上脐橙重点镇10个;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认证10万余亩,邻水脐橙公用品牌价值达33.68亿元,成功入选四川省省级区域公用品牌目录。
三产融合发展让邻水乡村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今年,邻水县将围绕做实三产融合文章,深入实施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培育引进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引入蔬菜、脐橙加工生产线2条,投产脐橙蒸馏酒精深加工中心1个,全力推动“云天绿色农产品加工园区”项目落地,持续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同时,聚焦乡村旅游等消费新热点,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韵”特色品牌,全力构建“以农促旅、以文塑旅、以旅兴农”的良性发展格局。
多管齐下
助力农民增收
近日,邻水县丰禾镇容创好蔬菜生态农场的蔬菜陆续成熟,村民们正忙着收割、装袋。
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该镇围绕特色农业做文章,因地制宜发展高礅河蔬菜现代农业园区,推动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兴旺,目前,该园区先后吸纳了5个经营主体流转土地发展蔬菜产业6000余亩。
自从发展了蔬菜产业,我一年四季都有事情做,每个月还能按时领工资,收入增加了不少。”高礅河村村民蔡进银说。
如今,这里已创建为市级现代农业园区,采取“大园区+小业主”模式开辟了“2+2+1”蔬菜种植区,完善了蔬菜科普长廊、共享菜园、蔬菜手工坊等游玩体验类休闲设施。通过土地流转和就地务工,村民人均增收3500余元。
兴产业,促销售,增收入。2024年,邻水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
邻水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邻水县将聚焦抓好衔接收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产业振兴、扩大就业、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等方面持续发力,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等联农带农模式机制,因地制宜探索资源发包、入股合作、物业出租等开发利用模式,持续拓宽农民省外务工、省内县外务工、就地就近务工“三个渠道”,助力农民持续增收。(邻水融媒 张天文 广安日报记者 龙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