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邻水县18.5万余亩油菜陆续进入花期,田间管护显得尤为重要。该县通过田间培训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开展叶面肥喷洒和病虫害的统防统治工作,全方位为油菜高产优质生长保驾护航。
“油菜菌核病是由核盘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在油菜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尤其是开花结荚期最严重。当油菜开花达到80%时,就要开始打药,增加油菜的结实率。”3月11日上午,在袁市镇黄陵寺村油菜种植基地,该县农技人员正对全县20余名油菜种植大户进行油菜春管技术培训。
培训现场,农技人员逐片查看油菜长势、苗情和虫情,向学员讲解油菜病虫害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发病原因、病害区分等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知识,并就油菜菌核病防控技术、药剂选择和科学配制农药技术要求等进行答疑解惑。
“合作社种植了1050亩油菜,经过农技人员的精心指导,我们抓紧时间做好管理,防止油菜菌核病的发生。”邻水县瑞粮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文平对今年油菜高产充满信心。
现代技术装备的应用,同样为油菜春管提供了有力支撑。在袁市镇万亩稻油轮作示范区,农场工作人员正趁着晴好天气有序开展无人机“飞防”作业。
作业现场,工作人员调配好混合制剂、检查完植保无人机状态后,便操控植保无人机在油菜花田上空来回穿梭,机身下方喷洒出白色雾化制剂,均匀散落在油菜植株上,为油菜披上一层“防护衣”。
“无人机水箱一次最大载重80余斤,里面加了硼肥、水溶肥、杀菌的药物,每次飞行时间约10分钟,可以完成七八亩的油菜喷洒作业。”邻水县袁市镇兴农家庭农场技术员李飞翔说。
相较于传统的人工喷洒方式,植保无人机不仅速度更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大面积作业,喷洒也更均匀,这种高效、精准的作业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春管效率。
“一台无人机一天能飞防300亩,相当于30个人的工作量,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而且无人机风力大、喷洒效果好,更利于油菜增产增收。”李飞翔说。
随着春季田间管理工作的深入推进,邻水县将根据油菜生长情况,着力做好以油菜菌核病防控为重点的“一促四防”和油菜成熟期的机收减损工作,既保障粮油安全,又激发农旅活力,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邻水融媒 张天文 广安日报记者 文思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