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茶树种植面积1.66万亩,成为乡村振兴有力引擎

绿叶生“金”富山乡

发布日期:2025-03-19 09:03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前锋区龙滩镇生态茶园一角。(资料图片)

茶农在邻水县白茶基地采茶。(资料图片)

“春茶开采在即,今年茶芽饱满、叶质柔软,品质绝佳。”近日,邻水县丰禾镇关口村的千亩白茶基地业主叶春伟穿梭茶园间,仔细察看春茶长势,难掩喜悦之情。

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华蓥山、明月山、铜锣山独特的地理与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发展茶产业。截至目前,全市茶树种植面积达1.66万亩,采摘面积1.43万亩,现有茶叶企业(合作社)10余家,其中加工企业6家,一幅茶产业蓬勃发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希望的田野上,小小茶叶承载着无数人的致富梦想,正成为广安乡村振兴的有力引擎。

品质优先,筑牢产业根基

山路蜿蜒,雾气升腾。前锋区龙滩镇水源村茶叶基地,高大松树与漫山茶树相互映衬,阳光洒下,光影斑驳。这里是“广安松针”“蓥山皇片”等品牌茶叶的诞生地。

广安松针作为我市知名特产,因茶树生长于松树下,以松毛为肥、雨露为养,茶叶外形匀直如针而得名。其制作工序繁杂,需历经杀青、摊凉、二炒、再次摊凉、辉锅等流程,制成的干茶扁平光滑,形似葵花籽,条索纤细,浅绿油润,叶芽幼嫩;冲泡后茶汤翠绿清澈,叶底婀娜多姿。

然而,尽管成名已久,广安松针市场占有率却不尽如人意。发展主体小、散、弱,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低,科技创新不足等问题制约发展。

如何破解茶叶发展困境,提升核心竞争力?关键在品质。

前锋区茶叶协会会长、广安森林雨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凯决心重振广安松针。他承包荒废茶园与荒地,摸索出高山松树下的茶叶种植技巧,坚持以松毛养茶,让茶叶自然生长。“这种模式下,茶树叶花青素含量是普通茶叶的50倍以上,富含微量元素锶,有益心脑血管,口感甘味持久。”徐凯介绍。

为保证品质,徐凯牵头成立前锋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向茶农传授种植技术,制茶时精选茶树最嫩尖叶。“这样才能保证像松针一样的外形和清新翠绿的色泽。”徐凯表示。

在优质原料基础上,他带领团队不断改进制茶工艺。如今,以广安松针为代表的广安茶叶,包括广安红茶、邻水白茶等,品质稳步提升,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茶产业年产值预估达8000万元。

品牌为翼,拓展发展天地

“酒香也怕巷子深”,优质茶叶若缺知名度,仍难在市场崭露头角。御临龙须茶负责人何胜直言:“加强品牌建设对企业至关重要,强大品牌能赢得市场、提升消费者忠诚度与产品附加值。广安茶品牌打造力度不够,制约了产业发展。”虽已培育广安松针、御临龙须等品牌,但广安茶业整体知名度有待提高,需在品牌包装、推广上多下功夫。

为此,广安茶产业秉持“品质是关键、品牌是核心竞争力”理念,组建专业团队改进工艺、提升品质,树立“广安松针”区域公用品牌,培育“蓥山记”企业品牌,实现产品结构从单一向多元化、高端优质转变。

不仅如此,相关部门还积极组织茶企参加渝洽会、西洽会、广交会等国内外展会,扩大产品影响力与美誉度;鼓励茶企参与专业评比,广安红茶、蓥山皇片白茶、广安柚花茶等一批茶叶精品屡获大奖。2022年,蓥山皇片白茶在日本获得国际金奖,广安松针更是斩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中国茶叶学会“中茶杯”优质名茶奖、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等奖项;御临龙须茶也荣获四川省名茶提名、第七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御临园”商标获评广安市知名商标、四川省农产品知名品牌。

此外,茶企积极开展多样活动“圈粉”,扩大品牌效益。

广安森林雨茶业推出茶树承包机制,承包之后,用户可免费采茶、按需收茶。这种“小型私家茶园”吸引北京、广州、重庆、成都等地及广安本地众多“承包商”,赋予“广安松针”新内涵。

市农业农村部门还组织“国际茶日”茶文化交流活动,汇聚茶学、制茶、品茶专家,共品广安茶香、共叙广安茶事,持续提升茶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助推广安茶业高质量发展。

融合聚势,共绘发展新篇

广安茶产业在品质与品牌提升的同时,还致力探索融合发展路径。

3月14日,邻水县城南镇花石村铜锣山脉深处的御临茶园迎来采茶季,100余亩茶树新绿初绽、茶香四溢,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采摘新春第一茬嫩芽,享受春日惬意。

茶园里,游客在专业茶农指导下采摘“一芽一叶”,并拍照留念,留下幸福瞬间。同时,在茶农指导下,亲身体验传统炒茶魅力,收获满满成就感。

“采茶游不仅有采摘之乐,更在于漫步茶园、呼吸清新空气,感受茶文化。”游客宋女士感慨。如今,御临茶园占地面积800亩,预计今年产量16吨,成为当地村集体增收与村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为深挖特色资源、助推产业发展,前锋区锚定“锶茶原乡·康养前锋”定位,出台《关于支持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为文旅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同时,委托白茶产业经验丰富的浙江安吉专业团队,结合本地实情,编制《前锋区白茶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8)》,为白茶产业的长远发展绘制蓝图。

结合旅游元素,前锋区还积极打造茶文旅体验项目,推出茶园观光游、茶园研学游、茶文化体验游等产品,持续传播茶文化。四方山茶旅打卡点人气旺盛,自驾游、徒步游、露营游日益增多。前锋区经作站站长王梁成表示:“游客能在茶园享受沉浸式旅游,常有外地游客自驾两小时前来度假。”

一片片茶园,不仅是绿色产业的生动实践,更是休闲旅游的热门目的地。茶文旅融合发展,正成为广安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驱动着这片土地向着更加繁荣的未来大步迈进。(邻水融媒 张天文 广安日报记者 卢琴)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