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

“金色花海”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发布日期:2025-03-31 08:38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今年3月,花桥镇举办第三届“金色广安·春归花桥”油菜花季系列活动,通过“农文旅体融合+”创新模式,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3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自2023年以来,花桥镇连续3年举办“金色广安·春归花桥”油菜花季活动,不仅深受本地人称赞,更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前来游览,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花桥油菜花海撬动了“美丽经济”,绘就了乡村振兴新图景。

从“视觉盛宴”到“多维体验”

农文旅体融合迭代升级

“第一次在空中俯瞰油菜花海,景色太震撼、太漂亮了!”近日,在花桥镇万亩油菜花田,刚体验完低空飞行的李女士难掩兴奋之情。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花桥镇引入美国罗宾逊R44直升机,让赏花更具“科技感”。该直升机具备垂直起降的特点,且安全性高、技术成熟,非常适合在油菜花田上空飞行,让游客从另一个视角欣赏花桥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

“没想到会这么火热。”广安花桥低空飞行体验项目飞行员田光满说,截至3月25日,该项目已经成功接待游客1000余人次。

除了空中赏景,还有花田火锅。在花田火锅用餐区,火锅沸腾的麻辣鲜香与金黄花海形成视觉与味觉的双重冲击,游客围坐田间,举箸间仿佛将“春天”烫进了火锅里。“边吃火锅边看花海,体验太好了!”游客汪琳说。

与此同时,该镇还在花桥村、竹林村、冲锋村等地设置多个用餐点供游客选择。烧白、肘子、八宝蛋等“八大碗”应有尽有,加上其他乡土菜肴,菜品达20余种。宴席现场还原乡村“坝坝宴”热闹场景,游客们在谈笑间品尝美食,感受川东人家的淳朴热情。

来到花桥历史文化馆的賨艺壹秋堂非遗工艺坊,藤架上蓝染賨布随风轻摆,靛青浸透布帛,散发着古朴韵味。稻草娃娃、扎染青瓷、夏布香囊等融入当地油菜花、稻谷产业等特色元素的手工艺品独具匠心。

“结合油菜花季,我们还推出了非遗体验活动,游客跟着賨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场体验扎花、染布、手工制作,近20天时间里,我们接待了游客1.5万余名。”花桥賨艺壹秋堂非遗工坊负责人张小涵说。

“加油!加油……”3月15日上午10时,“金色广安·春归花桥”2025“醉美花田”赛事——欢乐跑开跑。随着清脆的发令枪响,参赛选手从起跑线鱼贯而出,热情的观众在赛道两旁为选手们加油助威,呐喊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特色农产品展销、花田“艺术节”、欢乐农家大赛、“嗨啤一虾”音乐会……此次“金色广安·春归花桥”油菜花季,花桥镇依托万亩油菜花基地等开发运动赛事、民俗体验等系列活动17项,打造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农文旅体融合的乡村旅游。

数据显示,截至3月25日,花桥镇共计接待游客100万余人次,同比增长43%。

从“油菜花”到“致富花”

三产融合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今年油菜花季,我们村收获满满,特别是坝坝席,今年突破了1000桌,桌数和人数都比去年有所增加。还有不少农产品被抢购一空,很多农户在家门口就赚了上千元。”花桥村党支部副书记周社铃开心地说。

村民陈丽华是受益群众之一。“多亏油菜花,让我们增加了收入。”陈丽华说,她擅长手工编织竹簸箕等,在油菜花季期间,她编织的产品很抢手,一天最多的时候卖了2000元。

如今,在花桥镇,像陈丽华一样在油菜花海里“掘金”的村民还有很多。

“入住的游客较多,我们全家人都快忙不过来了。”今年73岁的杨绍品,是花桥镇水寨村人。在儿子、孙子的鼓励下,他在花桥镇开起了融居四季民宿。在油菜花季活动期间,他家的民宿人气爆棚,客源不断。

“我们的民宿有20个房间,3月初以来,几乎每天都能住满,目前已收入约2万元。”杨绍品说,对于这样的结果,他并不意外。

从去年11月,杨绍品就对自家的民宿进行了升级。换床单、换家具……他坦言,“在满足顾客日常住宿需求的同时,另一方面也是为油菜花季做准备,以便更好地为游客服务。”

近年来,作为广安区优质粮油主产基地,有“天然粮仓”美称的花桥镇,充分利用本地气候条件和水稻、油菜生长时间差,大力推行“水稻+油菜”轮作模式,提升农田利用率,发展油菜花“观赏经济”,增加一季收益。

在选种上,优选种子“庆油8号”,该品种生长期短、抗病率强、出油率高,且油的品质好。

在与高校合作上,聘请川农大专家团队提供技术指导和科学管理。积极承接川农大科研项目就地转化,今年成功实施5000亩油菜的机器直播。

在品牌上,花桥镇稳步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将“产品”变“商品”、“商品”变“优品”,正在全力打造“花桥米乳”和“花桥花酿”等农产品品牌。

在技术上,应用智能化设备,包括智能灌溉系统、土壤监测仪、虫情检测仪、气象站等,能够实时收集农田的数据信息,并通过网络传输到后台管理系统进行分析处理,推行统一供种、浇水、防虫、田管、机收等“五统一”的模式,保障农作物品质。

“目前,我们引进培育以粮油为主的适度规模经营主体40余个,通过选种、专家指导和技术的加入,能够实现油菜亩均产增产15%,带动了农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花桥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黄红星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为实现油菜种植扩面高产提质增效,花桥镇还大力推进油菜生产“大托管”,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种植、提高机械化水平,并出台多项优惠奖补政策,引导种粮大户积极发展油菜生产。

“油菜花季不是终点,而是乡村振兴的起点。”花桥镇党委书记李林森表示,接下来,该镇将致力于实现农文旅体全面融合发展,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广安区融媒 张雅棋)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