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稻麦轮作产业基地, 连片的小麦郁郁葱葱。
水稻育苗覆膜。本报记者 范聪 摄
惠农补贴政策,既激励农民多种粮、种好粮,也让乡村有“看头”、农民有“奔头”。
目前,我市实行了一系列惠农补贴政策,包括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大户补贴、稻谷目标价格补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等。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期,各项惠农补贴是否落实?种植户、农户受益如何?近日,记者深入各地,采访相关部门、种植业主、农户。
出实招 种粮底气足
3月31日,岳池县朝阳街道柏树山村的田野间,种粮大户董继元正在组织工人进行水稻育秧摆盘,望着眼前这片承包地,脸上的喜悦难以掩饰。
“去年我承包了900多亩地,主要种植水稻和玉米,得到了13万多元补贴。”董继元说,“这笔钱,不仅缓解了资金压力,更让我有了扩产的底气,今年打算再扩种50亩。”
如今,像董继元这样的种粮大户越来越多,他们的信心得益于落地见效的种粮大户补贴政策。
去年5月,岳池县出台《2024年种粮大户补贴实施方案》。方案明确,对集中连片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且种植面积达到30亩及以上的经营主体,按照150元/亩的标准发放专项补贴。
利好政策的出台,增强种粮大户的发展底气。据统计,2024年,岳池县共有554户种粮大户受益于这项政策,核实补贴面积达80813.4亩,目前已累计发放补贴金额1212.2万元。
“发放种粮大户补贴,不仅能充分发挥种粮大户的示范带动效应,还能加快推进粮食适度规模化种植,对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生产保障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我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纷纷拿出实招支持规模种粮——华蓥市出台《华蓥市粮油产业发展奖补办法》,针对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30亩以上,种植一季给予200元/亩补贴,种植两季给予300元/亩补贴;邻水县对稻麦轮作集中连片种植、县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区均按照400元/亩标准进行补助;武胜县对达到目标产量的百亩超高产攻关示范片,为耕种防收环节补助300元/亩……
2024年,全市发放稻谷目标价格补贴7000万元、种粮大户补贴5100万元。接下来,我市将坚定不移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持续为粮食生产保驾护航,全力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添动力 “换机”热情高
“政策越来越好了,我购买了原价2800元的微耕机,补贴890元,负担一下就减轻了。”3月26日上午,在邻水县柑子镇便民服务中心,刚办理完新农机补贴手续的柑子镇岐山村村民邱成英高兴地说。
“微耕机灵活小巧,能够实施耕地、开沟、培土、锄草等多项作业。”邱成英说,有了它,今年生产效率将大大提高。
今年以来,邻水县积极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聚焦提高现代农机装备水平、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激发农户购机用机的热情,为农业生产增添得力“助手”。
“2025年,邻水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共计300余万元。我们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宣传惠农政策,按照‘自主购机、定额补贴、先购后补、直补到卡’方式落实到位。”邻水县农机技术推广服务站相关负责人说。
“农户购机后仅需‘跑一次’即可完成资格核验、机具查验、信息录入等全流程服务,助力大家抢抓农时投入生产。”该负责人说,他们还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户解决农业机械化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按照省上统一要求,目前,我市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范围有耕整地、种植施肥、田间管理等22大类,中耕机械、粮食作物收获机械等41个小类,插秧机、喷雾机、脱粒机等101个品目。
正是有了“真金白银”的补贴,植保无人机、高性能播种机、智能高速插秧机等农机迅速走进“平常百姓家”,给传统农耕插上科技翅膀。今年以来,全市已补贴耕整地机械5800余台,其中微耕机5776台、旋耕机47台、拖拉机13台,补贴资金454万余元。
重保障 农户有收益
3月27日,广安区井河镇燕子村村民李昌菊很兴奋。她家里的2亩田今年完成了土地流转签约,目前正在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久后将“变身”为连片的粮油基地。
看着地里长臂挥动的挖掘机,李昌菊喜滋滋地算起增收账:“往年自己种地,每亩能领140元左右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今年流转给业主后,不仅补贴照拿,每亩还能多收350元的流转费,算上今后在基地务工的收入,实现‘多种收益’。”
“每年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由各村逐户核实耕地面积,经线上线下双公示无异议后,由财政部门根据当年资金总额和核实面积,动态测算补贴标准,统一发放。”广安区井河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马腾鑫介绍,去年,井河镇共有10119户农户享受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覆盖耕地面积2万余亩。
“对于流转土地,该补贴默认归属原农户,这种弹性机制既保障了农户基本权益,又兼顾了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需求。”马腾鑫说,补贴的按时发放,既稳住了耕地面积,也对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起到积极作用。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是国家为保障粮食安全、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而实施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市严格按照“种地得补贴,不种不补”原则,通过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系统,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不折不扣发放到农户手中,保障农民种粮收益。
今年,我市获2025年度提前下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33766.8万元。其中,市本级8306.8万元,岳池县9294.5万元,武胜县6133.8万元,邻水县8166.7万元,华蓥市1865.5万元,将陆续发放到位。
“持续的系列补贴政策,帮助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应对农资价格波动等成本压力,推动种植产业稳定发展。”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将持续关注农业发展动态,加强惠农补贴政策解读宣传,确保各项补贴资金真正惠及种地农民,推动我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县(市、区)融媒 廖小兵 沈巾钦 李勇 广安日报记者 文思童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