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监督“探头”架到田间地头

——10万元土地租金有了着落

发布日期:2025-04-18 08:57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现在买化肥的钱有着落了!”4月15日,广安区石笋镇鳌山村村民周后荣收到银行到账短信提示后,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近日,在广安区纪委监委的全程监督下,鳌山村140余户村民陆续收到了拖欠近两年的土地流转租金。这不仅是民生资金的精准落地,更是广安区纪委监委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生动实践。

“我们家的土地租出去了,租金说好一年一付,现在已经两年没收到钱了。”今年2月,在鳌山村入户走访时,群众反映的问题引起了石笋镇纪委的注意。随后,该镇纪委立即联系村支“两委”,调取土地流转合同、资金往来凭证等资料,走访农户,与村干部交谈,迅速摸清问题症结。

原来,2021年3月,广安秦皇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每亩年租金100公斤稻谷价格的标准流转了石笋镇鳌山村140余户村民的土地。自2023年起,该企业因经营不善、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导致近两年的土地租金未按时兑付。

石笋镇纪委立即报告镇党委,将该问题列入重点问题清单进行办理,组织镇农业服务中心、村支“两委”召开会议,要求立即制定工作措施,限时整改,同步报区纪委监委。

接到问题反映后,广安区纪委监委迅速打出监督“组合拳”,联合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务局等职能部门召开会议。通过“解剖麻雀”式调研,找准问题堵点:既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又要助力企业纾困解难。一方面督促镇农业服务中心给业主做思想工作,按时支付租金;另一方面推动镇政府协助企业优化经营模式,开通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联系农业专家指导改良柑橘品种。纪检监察干部既当“监督员”又当“服务员”,在严格督促兑付进度的同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用工短缺、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

半个月后,土地流转金通过银行转账方式打入村集体账户。在石笋镇纪委的全程监督下,鳌山村140余户村民终于拿到了近10万元的土地租金。

广安区纪委监委以此次事件为切入点,将“土地租金兑付难”纳入“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进行集中整治,督促区农业农村局对全区土地流转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并逐一制定整改措施、明确兑付时限,切实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

截至目前,全区共化解土地流转纠纷36起,解决拖欠土地租金674.33万元,惠及群众5582户,有效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广安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走基层、访民生、解难题”活动,把监督“探头”架到田间地头,以精准监督护航乡村振兴,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希望田”。(杜鹃 广安日报记者 龙俊帆)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