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村电商正逐渐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阳和镇祝家坝村党总支书记邓宏波,紧跟时代步伐,化身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劳动者”,通过网络平台宣传祝家坝村并销售农产品,带领村民们走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农产品面临销售难
2017年,时年27岁的邓宏波从外地返回家乡,当选为祝家坝村党支部副书记。几年后,他又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把家乡建设得越来越好,让村民家家户户都过上好日子,是我从小的梦想。回乡之前,我一直在外地打拼,虽然自己的日子好过了,但是心里总想着为家乡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提及返乡的原因,邓宏波如此说道。
一路走来,邓宏波对家乡发生的可喜变化感到欣慰:“刚回祝家坝村时,村里基础设施、乡村环境等方面都不是很好。后来,经过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村上的主干道拓宽了,还安装了200多盏路灯。现在,村里人居环境改善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有12万元左右。”
“基础设施变好了,产业也要发展起来。”邓宏波经常思考,如何发展好产业,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村民自己养殖的土鸡、土鸭、土鹅等,明明都是纯天然农产品,却很难卖出去,去场镇上卖又面临着农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必须解决这一难题。”邓宏波说。
直播带货克难关
解决难题的转机发生在2024年下半年,邓宏波参加了中省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电商主播人才培训。
“在两三年前,我就想过直播带货,但就是不知道具体怎么做,直到遇到了专业技术人员,再经过培训学到了直播销售的核心技巧后,难题就迎刃而解了。”邓宏波说,祝家坝村三人直播团队就是那时候组建起来的。
邓宏波口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中一位名叫廖川,天池镇人,之前在成都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他一直都有回乡发展的念头。团队的另一位成员是祝家坝村村委会副主任江鹏,他也有做电商直播帮村民卖农货的想法。三人在这件事上一拍即合,经过紧张筹备后,他们的网络直播间就“开张”了。
“前期工作很辛苦,我们经常把一个人当成几个人在用,选品、收购、卖货、打包、发货都是我们自己干。为了不耽误处理村务,我们每天晚上8点到11点直播,没有场地就在村里会议室里开播,下播后再发货、做第二天的准备工作,忙到夜里一两点才回家是常有的事。”邓宏波笑着说。
虽说辛苦,但祝家坝村三人直播团队的成绩也很明显,截至目前,由邓宏波注册的抖音平台“小邓书记”,关注量已近4万人,每场直播的观看人数基本都稳定在3万人次左右。
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祝家坝村农产品的知名度越来越高、销售范围也越来越广。2025年春节期间,一场直播便卖出香肠、脐橙等特色年货上万元。
农产品卖出去了、村民的钱包鼓起来了。在邓宏波直播团队的带领下,祝家坝村通过直播带货这一模式,成功突破了农产品销售瓶颈,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的新路子。如今,每周都有外地人前来祝家坝村交流学习,邓宏波的“出圈”经验正引发连锁效应。
这场由农村基层干部掀起的“数字赋能”浪潮,不仅打开了“农货出山”的新通道,更激活了乡村产业振兴的“一池春水”。在手机变身“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的当下,华蓥市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云端答卷”。(华蓥融媒 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