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区大龙镇:农文旅融合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发布日期:2025-05-12 08:57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5月6日,来到大龙镇干埝村的“百美村宿·溪贤山舍”,空气清新,风景如画,一个个田园精品民宿,吸引了不少游客到此游玩体验。

大龙镇,距离城区仅10.5公里,面积74.7平方公里,正以“农文旅融合”为笔,绘就乡村振兴的“富春山居图”。

数据显示,2024年,全镇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走出了一条以“近郊游”为主的农文旅融合新路径。

百美村宿:

老村落变身网红打卡地

“加油,加油!”当天,在“百美村宿·溪贤山舍”,广安某公司正在举行职工团建活动,现场加油声此起彼伏,欢声笑语一片。

“这里风景很美,基础设施齐全,确实是个玩乐、团建的好地方。”该公司工作人员李益琴赞叹道。

“百美村宿·溪贤山舍”负责人邓强强介绍,今年“五一”假期,民宿天天爆满。游客不仅有来自广安城区的,还有不少从重庆、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远道而来。

该项目作为乡村旅游扶贫经济示范项目,于2019年8月开始建设,着力将干埝村建成环境优美、生活富裕、有活力的旅游休闲度假村。

漫步其中,青砖青瓦的古朴建筑与休闲桌椅相映成趣。沿着石板小路,可见徽派古亭楼阁。登高远眺,渠江如碧绿丝带穿村而过。

江边的“田野工坊”尤为引人注目,工匠们将竹子巧妙制成独具特色的竹编长廊,风景别具一格。

干埝村党总支书记陈金桥说:“我们在保留原汁原味乡村风貌的基础上进行重建,营造‘原乡青瓦、稻田有乐’的田园山居生活场景。同时,室内采用现代化装修,实现乡土特色与现代生活的完美融合。”2024年,该项目收入65万元,并带动当地村民增收。

据了解,“百美村庄+善品公社+多业态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成效显著。如今,大龙镇通过三产联动,结合当地特色制作文创产品、设置科普展示牌等,借助多方销售平台打造地方IP,同时通过合作社统一管理,共同壮大村集体经济。

四季花果:

土地生金孕育“甜蜜经济”

在农文旅融合发展大潮中,大龙镇独辟蹊径,依托开花水果资源,绘就“四季赏花,全年有果”的乡村旅游新画卷,让土地焕发生机。

5月10日,来到广安区源源泉泉家庭农场,400亩黄桃林绿浪翻涌,青色的幼桃挂满枝头,疏果、除草,村民们正对桃园进行管护。该农场负责人彭金银告诉记者,去年,农场黄桃产量20万斤,收入60万元,今年预计产量50万斤,目前部分黄桃已被预订。“我们的黄桃脆甜多汁,预计5月下旬上市,主要销往重庆、成都等地,届时桃园还将对外开放,游客可以前来体验采摘。”

开花水果业主的引进,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黄桃采摘高峰期,每天需要30名工人采摘,大多是周边村民。“以前农闲时没事做,现在来农场干活,既能照顾家里,又有不错的收入,日子更有盼头。”村民陈代琼笑着说。

大龙镇的“花果经”远不止于此。春季,大龙镇化身为花的海洋。桃花似娇羞少女,粉嫩花瓣在枝头轻舞;梨花洁白如雪,微风中花瓣飘落如浪漫花雨;油菜花金黄灿烂,漫山遍野与蓝天白云相映,构成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游客漫步其间,或驻足欣赏,或拍照留念,沉醉于五彩花海。

丰收时节,大龙镇又成了“水果王国”。黄桃如金黄小灯笼挂满枝头,散发香甜气息;李子紫中透红,酸甜汁水四溢;火龙果似燃烧火焰,在绿叶间若隐若现。

如今,大龙镇引入了16个种植开花水果的业主,凭借“四季花果”的独特魅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纷至沓来。

非遗进校:

文化赋能激活“一池春水”

“农文旅融合除了旅游、农业,当然还有文化。”大龙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说,“我们计划与大龙小学合作,将非遗辅修课程融入农文旅发展中。”

5月9日下午4时许,在大龙小学非遗工坊,六年级学生彭春秋正在制作蓝白相间的蜡染围巾。

“之前和父母外出游玩时,发现蜡染体验要收费,就没有尝试。现在熊老师免费教我们。”彭春秋一边说着,一边展示自制的作品。

“我和学生们一起探索学习,从设计图案、封蜡、染色、脱蜡到晾晒熨烫,都共同完成。”指导教师熊常兰表示,因个人对蜡染有着浓厚兴趣,她利用课余时间钻研学习,并于2022年主动牵头开设了学校蜡染工坊。

与此同时,学校还开设了泥雕工作坊。记者在工坊内看到,孩子们用田野挖来的土壤创作出奶酪、甜甜圈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作品,整齐摆放在桌上。

“聘请省美协会员担任辅导员,把田间泥土变成艺术素材,既传承文化又为农旅添彩。”大龙小学副校长陈柳表示。

该校将非遗课程纳入课辅体系,开设蜡染、泥雕等11个兴趣班,并鼓励教师将非遗与学科教学结合。“目前学生作品已在各级展览中屡获佳绩。”陈柳说。

三大优势:

助推农文旅融合发展

“大龙镇紧邻红色旅游景区,距离主城区较近,加上交通便捷,农文旅融合发展优势明显。”大龙镇宣传委员陈亚军说,该镇将地理、资源与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引擎,全力打造乡村旅游新名片。目前,大龙镇已建成覆盖7个村、面积62平方公里的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并打造了浔栖江南、百美村宿、大地花谷等乡村旅游景点,先后荣获“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乡镇”“广安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乡镇”等称号。

“广恒快速通道与前枣干线两大主干道在此交会,镇内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更使其成为广安市民近郊游和单位团建的理想之选。”陈亚军说,每逢节假日,都有市民到“浔栖江南”野炊烧烤。

展望未来,大龙镇将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深入挖掘当地自然资源、农耕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同时,加强与周边景区合作,共同打造区域旅游品牌,推动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广安区融媒 张雅棋 张学玲)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