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废弃了几十年的厂房,竟然会变成艺术馆……”5月8日,站在焕然一新的艺术馆前,华蓥市华龙街道上坝桥村村民卿明伦感慨万千。
位于上坝桥村的老岩湾煤矿,曾因无序开采给当地留下了巨大的“生态包袱”。华蓥市纪委监委紧盯矿产开采遗留的生态“顽疾”,从“小切口”破题“大民生”,推进废弃矿区修复治理,努力将“生态包袱”变“生态财富”。
为摸清群众的“痛点”,华蓥市纪委监委联合相关部门组成专项督查组,深入当地勘查。经调查了解,自煤矿关停后,因长期采矿引发的水土流失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还一定程度存在,昔日的矿厂房、村小用房因无人居住或维护,还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
华蓥市纪委监委将相关问题反馈至当地党委政府后,决定以“五类农房”改造工程为契机,充分利用上坝桥村关停的老岩湾煤矿厂房、村小用房等7处闲置资产,植入现代艺术元素,打造梨乡·伴山艺术馆、雕刻摄影工作室、蜜梨产品体验馆、蜜梨集市、梨园休闲漫步道等体验景点。
由于矿区生态修复是一项点多、面广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华蓥市纪委监委探索建立联动监督工作机制,采取“室组地+巡察+审计”联动监督模式,统筹协调派驻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业等部门纪检监察组以及巡察、审计等监督部门力量,开列靶向监督清单,紧盯矿区生态修复过程中项目立项、招投标、资金拨付、质量验收等关键环节,深入一线对相关职能部门责任落实情况及工作作风跟进监督,通过现场抽查、随机调度、跟踪督查等方式,压实各部门主体责任,做到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推进廉洁高效修复治理。
华蓥市纪委监委还立足职能职责,聚焦主体责任,深化移风易俗,努力培育文明新风。在严督实促下,上坝桥村村支“两委”推出“美村三件套”:设立乡风文明红黑榜,每月评选文明家庭、卫生标兵;组建党员巡逻队,专治乱弃乱堆乱放;配发分类垃圾桶,实现垃圾定点分类清运。
在华蓥市纪委监委的强力督导下,上坝桥村先后获得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村、广安市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案例一等奖、广安市“五看五比”促振兴成效突出村等荣誉。
“下一步,我们将建立生态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定期开展‘回头看’,让绿色环保成为乡村振兴最亮丽的底色。”华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李林儒 广安日报记者 龙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