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万只蛋鸡“孵”出富民产业

发布日期:2025-05-26 09:48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5月25日,记者来到悦来镇中合村的蛋鸡养殖基地,生产车间内,一排排标准化养殖笼架排列有序,一只只蛋鸡正争先啄食。

该基地是中合村的集体经济项目,总投资455万元,占地15亩,历经5年分三期建成,目前共有3栋鸡舍。基地配套建设了厂房、管理用房、冷链仓等基础设施,是一个标准化蛋鸡养殖场,现已正式投产。

“4月6日,我们引进了6.3万只‘金粉一号’蛋鸡,鸡龄是2个月。该品种蛋鸡具有适应性强、产蛋率高和鸡蛋品质优等特点,这批蛋鸡预计6月开始产蛋,产蛋率可达95%,今年基地产值将超600万元。”养殖基地工作人员宋涛说。

“我们开办蛋鸡养殖基地,与村里一位‘土专家’密不可分。”宋涛口中的“土专家”,是养殖基地的技术管理员曾清华。2000年,为照顾家人,曾清华返乡创业,从1000多只蛋鸡饲养起步,逐步扩大到4000多只,年收入超20万元。

看到养殖蛋鸡效益可观,村民们纷纷效仿。

“为规范管理,村集体成立专业合作社,采用‘集体经济+农户+企业’模式,整合产业帮扶资金和村民自筹资金,实现抱团发展。”中合村党总支书记杨国江介绍。

在技术方面,养殖基地实现了智能化管理。“每个养殖笼内饲养6只鸡,活动空间适宜。鸡舍采用水帘恒温系统,当温度超过25℃时,风机和水帘会自动启动,确保鸡群处于舒适环境。”曾清华告诉记者,“基地的饲料投喂、饮水和光照全部实现自动化。我们还通过模拟日出日落调节灯光,让鸡的生物钟更规律,产蛋更稳定。”

在环保方面,养殖基地采用畜禽粪便发酵处理机对鸡粪进行处理。“每天,传输带将粪便送入暂存池,再由铲车转运至有机肥加工区。每天可处理3吨有机肥,大部分用于基地的花椒种植,剩余部分销往周边果园和菜地,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曾清华说。

曾清华每天的工作就是巡视生产车间,进行跟踪管理,确保蛋鸡健康生长。

“通过精细化管理,我们养殖基地的鸡蛋蒸煮后色泽鲜亮、口感细腻滑嫩,目前主要供应川渝地区各大连锁商超。”杨国江说,养殖基地采用国家认证的标准化饲料配方,商超渠道每半月一次的飞行抽检为鸡蛋的品质上了“双保险”。依托人工监测系统,当产蛋率从95%滑落至85%阈值时,养殖基地会立即启动批次轮换机制,确保每枚鸡蛋都达到最佳新鲜度。

眼下,村级品牌“源子蛋”已完成商标注册,品牌升级计划正在推进。杨国江透露:“我们已与广安布衣农业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将联合研发符合消费升级趋势的高端蛋品系列,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

近年来,悦来镇深入实施“强村富民”行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广安区融媒 张雅棋)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