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区花桥镇消河村:吹着空调听着歌 生态养鸡效益多

发布日期:2025-07-07 09:02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7月2日,在位于广安区花桥镇消河村的广安生态肉鸡养殖共富示范基地,10栋现代化养殖棚整齐排列,悠扬的音乐在鸡舍内飘荡。

“我们养的鸡,是听着音乐长大的。”基地业主周亮亮笑着介绍。

作为2023年东西部协作重点工程,广安生态肉鸡养殖共富示范基地总投资790万元,占地52.88亩,建有10栋总面积约14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养殖棚。

步入棚内,凉风习习,水帘空调正在高速运转。舒缓旋律中,鸡群悠闲踱步。

“音乐能有效降低鸡群应激反应,减少打架啄毛现象,让鸡长得更健壮,还能刺激鸡群采食,相比传统养殖,肉鸡普遍增重半斤左右。”周亮亮道出了其中的科学门道。

与音乐同步运转的,是一套精准高效的自动化系统——智能调控饲料配比、定时消毒净化环境、恒温饮水全程保障。“温控、饮水、喂料全自动化,不仅提升了肉鸡品质,也缩短了出栏周期。”周亮亮说,鸡栏内铺设了由稻壳等材料配制的天然发酵床,经发酵的粪便产物直供有机化肥厂,成为优质生物化肥原料。

该基地引入红瑶、黑瑶、天鹭黑鸡、黄鸡等畅销品种,与温氏集团深度合作,采用“公司+业主+农户”模式,由企业统一提供鸡苗、饲料和药物,有效降低了养殖户的市场风险。

科技赋能带来显著效益。在智能化养殖技术加持下,广安生态肉鸡养殖共富示范基地年出栏肉鸡3批,2024年共上市高品质肉鸡27万只,实现毛利润400余万元,产业增效势头强劲。

真金白银的收益正源源不断注入乡村。花桥镇镇长唐建算了一笔账:“基地年租金30万元,扣除土地成本3.17万元后,剩余部分按项目村35%、其余村13%的比例直接分配至各村账户。”

该基地更成为村民家门口的“致富车间”,吸纳本村及周边100余名村民灵活就业,年提供务工机会3000余人次,带动人均年增收超1000元。62岁的村民彭润华满意地说:“活儿不重,上个月挣了2000多元,还不耽误家里事。”

“我们正在试验‘脱温鸡+成品肉鸡’共养新模式,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加存栏量,带动更多乡亲就业。”谈及未来规划,周亮亮信心满满。

从“听音乐”的科技养殖到“稳收益”的共同富裕模式,消河村的成功实践正产生示范效应。花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推广智能化、标准化、低风险的现代化养殖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广安区融媒 唐永军 广安日报记者 侯懿航 向阳)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