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日,在省委组织部的统筹下,114名省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干部来到广安区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或驻村工作队员,成为新一批驻村帮扶的重要力量。近日,记者来到部分驻村第一书记所在村,探访他们背后的故事。
人物:付益强
四川省新华强制隔离戒毒所派驻石笋镇长利村第一书记
走村入户解决实际困难
7月1日,来到长利村,付益强正和村里的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围坐一起,收集民生工作意见建议。
“付书记给我们村办了不少实事,特别是为村里争取了一批运动器材和图书,让大家有了运动和学习的地方。”长利村村民李鹏程说。
长利村是距离石笋镇最远的村,付益强到村没多久,发现村民农忙后生活较单一,没有休闲娱乐的地方。他随即便向上打报告,给村里争取到了健身器材,安装在村委会活动室旁。
“有了健身场所,村民空闲时就在这里锻炼,安逸。”李鹏程说。
驻村期间,付益强经常走村入户,看望村民,帮他们解决困难。他还趁着村民晚饭后集聚村头的间隙,开起了“坝坝会”。大家围坐一堂,拉家常、讲问题。
在去年10月的“坝坝会”交谈中,龙家三兄妹走进了他的视野。三兄妹的年龄都很小,父亲猝然离世,母亲患有重度精神残疾(已妥善安置),龙家的艰难处境让付益强想为他们做些事情。
付益强与村两委干部商议后达成共识:要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尤其是不能辍学。付益强为他们建立了“一户一策”帮扶档案,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他带队日夜奔波——协调镇党委和民政部门开辟绿色通道、跟儿童福利院反复磋商安置方案……在大家的努力下,龙家三兄妹住进了福利院。
人物:王聪
四川省女子监狱十监区派驻花桥镇一心村第一书记
自掏腰包办“坝坝电影”
“老人家,下次再需要理发给我说一声。”7月2日上午11时许,记者来到一心村时,王聪正在给村里的老人理发。
王聪到一心村后,留意到村里部分老人腿脚不便,去镇上理发不易。为便民利民,他自掏腰包购买了理发器具,为村民义务理发。
走村入户时,王聪都会带着工具袋,哪家老人需要理发,就为他们服务。一年来,他先后为村民理发700余人次,受到村民好评。
他还通过组织开展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王聪自费购买投影设备,在村委会院坝办起“坝坝电影”。他精心挑选电影类型,通过播放爱国电影激发村民的爱国情怀。
夏夜里,村民摇着蒲扇围坐观影,散场后大家讨论剧情,沉寂的乡村夜晚因文化“星光”而充满活力。
去年重阳节前夕,王聪策划了“关爱留守老人 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活动。他邀请省女子监狱深蓝志愿者和镇艺术团,为村民奉上一场精彩的歌舞表演。王聪还自创快板书《菜花铺就致富路》,用乡音记录乡村振兴的蓬勃气象,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人物:贾晋
四川省商务学校派驻井河镇青龙湖村第一书记
争取支持照亮乡村路
“以前的路灯很多坏了,贾书记来了后,把路灯换了,以后大家夜间出门不用摸黑了……”7月3日下午,青龙湖村村民刘代军提起村里路灯改造的事,对贾晋赞不绝口。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贾晋吃住在村里。刚到村上,他发现很多路灯坏了,村民夜间出行靠打手电筒,一不留神就容易摔跤。
群众利益无小事。他立即联系所在单位,报告村里情况,立即得到单位支持。目前,62盏新路灯正在安装中。
“今年我还向广安区农业农村局争取了80盏太阳能路灯,近期将会实施安装。届时全村道路将会实现路灯全覆盖,彻底点亮山区路。”贾晋说。
这几天正赶上学生放暑假,贾晋了解到村里许多学生的爸妈在外打工,作业没人辅导。于是,贾晋一有空就挨家挨户上门,在学生家里开设“临时课堂”。
“贾叔叔经常给我辅导作业,还送给我学习用具,我们都很喜欢他。”青龙湖村留守儿童黄号媚说。
记者手记:
付益强、王聪、贾晋的驻村故事,是114名省级驻村干部在广安区基层工作的一个缩影。近一年来,他们深入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收集梳理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微心愿”,积极对接相关单位、社会爱心人士,认领解决困难诉求135个,解决群众身边烦心事900余件次,帮助脱贫户销售农副产品,让脱贫户实现收入300余万元,用实际的行动诠释了驻村干部的务实担当与为民情怀。(广安区融媒 廖小兵 张玺 唐同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