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晚上9点,华蓥市阳和镇电商运营中心灯火通明,祝家坝村党总支书记邓宏波正对着手机镜头,举起一篮新鲜李子熟练介绍。这场直播,共收获了120份订单。而这天,距邓宏波初次尝试直播带货,不到一年时间。
时间回到2017年,当时27岁的邓宏波放弃了外地工作回到家乡担任村干部。在村里走访时,他发现村民的土鸡、鲜果等常常陷入“卖难”困境。“农特产品只能挑到镇上卖,路远价低,老乡心疼,我们更急!”回忆起那段日子,邓宏波感慨万分。
转机出现在2024年11月。参加完省里的电商培训后,邓宏波意识到,网络直播或许能成为破解“卖难”困境的金钥匙。说干就干,他迅速拉拢了两名伙伴——本村返乡青年廖川和邻村偏岩子村村委会副主任江鹏,组成助农直播“铁三角”,并创建“小邓支书”抖音账号。
“前期,我们面临资金有限、缺乏场地、时间不够等困难,后来都逐一协商解决了。”邓宏波介绍,他们联合附近的偏岩子村,分别成立村集体经济公司,由村集体入股投资、按比例分红;盘活村里闲置的活动室,成立阳和镇电商运营中心,布置场地、购置设备;白天处理好村务工作后,团队三人开启“夜间模式”,晚上9点准时开播,从选品、直播、打包发货全流程包办。
在邓宏波的直播间里,还藏着几处“巧思”:搭建“云端集市”,免费为周边村民销售李子、葡萄、鸡鸭、土鸡蛋、手作豆干、黄豆等农产品,货款分文不少交到村民手中;精选全国好货,售卖赚取佣金,支撑直播间运营运转;把村里700亩葡萄园搬进“空中橱窗”,售卖鲜果、采摘券,吸引大批川渝游客前来村里采摘。
线上线下联动效应日益显现。开播还不到一年时间,邓宏波的直播间粉丝涨至7.3万,场均观看人数上万人,累计销售额120余万元,带动村民增收,村集体经济也逐渐壮大。
前不久,拿到货款的村民贺代立数着钞票感慨:“过去我们都是辛苦地挑着扁担去卖货,如今邓书记在手机里吆喝几小时,我们就坐等收钱了。”
随着助农直播渐入佳境,新的挑战也浮出水面。“物流‘吃掉’了大部分利润,价格也拼不过大平台。”邓宏波指着账本上的物流成本眉头微蹙,他正谋划如何进一步降低物流费用,让更多的村民受益增收。今年,他们还将增加直播频次,让村民亲自上阵推介产品,争取突破500万元销售额,让更多好货乘电商快车出村进城。
灯光下,打包好的快递箱摞成小山。邓宏波擦去额角的汗着笑说:“还要继续努力,屏幕那头的‘家人们’越多,老乡们的日子就越甜!”(邓康 华蓥融媒 范青燕 广安日报记者 文思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