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市:监督“护航”结硕果 特色产业“甜”心头

发布日期:2025-07-16 09:05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采摘、装箱、运输……眼下,正是蜜梨采摘的时节。7月11日,在华蓥市禄市镇月亮坡村的蜜梨基地,农户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种的梨子细嫩多汁,亩产1000多斤,每年利润有几十万元!”月亮坡村村民邹可芳笑眯眯地对前来走访的禄市镇纪委干部说:“每年这个时候蜜梨成熟,就有很多人前来采摘,还有水果商贩上门收购,商超的订单也不少,根本不愁销路。”

这丰收的景象,是华蓥市纪委监委以监督护航特色产业发展的生动注脚。在禄市镇,蜜梨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果”背后,是三级监督织就的“护航网”。

“我们通过贯通县、镇、村三级,调动基层监督力量,做实一线监督,把监督‘探头’架到农业农村生产一线,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制约产业发展问题。”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华蓥市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将监督保障特色产业发展作为加强政治监督、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着力点,聚焦产业管理、项目建设、扶持政策落实等方面开展监督,同步开启“发现问题+找准症结+协调解题”模式,与农业农村、财政、林业等职能部门开展定期研判、专题会商,摸排产业发展“中梗阻”。同时,综合运用工作提醒、跟踪督办等方式,向相关部门“点题派单”,拧紧产业发展的责任链条,推动解决企业在土地供应、水电保障、技术指导等制约产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51个。

针对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多、资金多、受益面广,容易滋生“蝇贪蚁腐”的实际情况,该市纪委监委围绕人、财、物、权等重点,充分运用片区协作工作模式,强化“室组地巡”联动,分片区、划重点对特色产业领域开展专项监督,从项目规划到资金使用,从培育种植到销售分配等环节开展全链条监督,收集落实惠企惠农政策不到位、侵害企业群众利益等问题线索11件,着力整治骗取套取、截留挪用补贴资金等问题5个,用铁纪保障产业兴旺,护航特色产业健康发展。

不只蜜梨,葡萄地里也飘着“甜”气。在华蓥市阳和镇祝家坝村的蓥山红葡萄专业合作社,村民胡孔芬一边摘葡萄一边算着账:“早上8点来摘果,中午回家给孩子做饭,傍晚下班就能领60元工钱,一个月近2000元,还能学技术,好得很!”

群众关心啥,监督就盯啥。务工工资能不能按时拿?订单农业靠不靠谱?华蓥市纪委监委沉到一线查:看工资是不是日清月结,杜绝拖欠;进农户家、果园里核实“果子未熟订单先到”是不是真的,让农户放心种。

监督还帮产业“插上翅膀”。在华蓥市纪委监委督促下,该市商务局、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等部门联手成立华蓥电商协会,搞起“村村直播”,建了12个乡村直播基地。现在,阳和镇的葡萄不光本地卖得火,“小邓支书”等抖音账号一开播,就往全国发,单场直播最高卖了50多万元。

“特色产业项目发展到哪里,监督保障就跟进到哪里。”华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围绕“优镇兴乡”战略,紧盯乡村特色产业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靠前监督、精准监督、跟进监督,以强有力的监督护航特色产业发展“百花齐放”,为群众增收致富保驾护航。(余丁 广安日报记者 龙俊帆)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