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收”变“三季采” “邻水白茶”香飘全国

发布日期:2025-08-27 08:46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8月21日早上6点,邻水县丰禾镇关口村的千亩白茶基地里,已经响起了阵阵欢笑声。数百名村民背着竹篓,穿梭在齐腰高的茶丛中,指尖在嫩绿的芽叶间翻飞,不一会儿,竹篓里就装满了带着露水清香的“金叶子”——这是邻水白茶夏秋采摘季的繁忙景象,一片小小的茶叶,让乡亲们的腰包越来越鼓。

日均采茶500余公斤

“大家仔细筛选,‘金镶玉’品种要采一芽一叶,这样的茶叶品质才好。”千亩白茶基地技术总监叶盼龙穿梭在茶农之间,手里捏着一片鲜叶示范。阳光下,茶叶边缘泛着淡淡金黄,凑近能闻到清新茶香。

叶盼龙笑着介绍,经过茶棚修整,夏茶长得又齐又壮,比春茶采摘效率高不少,“而且夏秋季节茶树生长快,芳香物质积累多,滋味平和不苦涩,品质一点不输给春茶。”

为了保证茶叶品质,该基地有套“采制秘诀”:只选晴好天气采摘,天一亮就上山,中午太阳毒辣时准时停工;农技员每周都会给茶树施有机肥,像“照顾孩子一样”呵护茶树生长。如今,基地每天有200多名村民采茶,日均采收茶青500余公斤,采收期将持续到今年10月,预计总产量5万公斤。

“今天已经采了8斤多,再采2个小时就能凑够10斤,能挣100多块钱。”62岁的村民甘国珍一边麻利采茶,一边算起“幸福账”:早上采茶挣钱,下午还能回家做家务。“这份工作灵活又稳定,比外出打工方便多了,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甘国珍说。

在千亩白茶基地,像甘国珍这样的村民还有很多,这片茶园成了他们家门口的“增收宝地”。

打响品牌启新程

谁能想到,如今热闹繁忙的白茶基地,曾是“一年只采一季春茶”的闲置山地。

邻水县地处明月山西麓,依山傍水的生态环境、富含矿物质的土壤,本是白茶生长的“天然温床”,却因传统种植模式,让占全年产量大头的夏秋茶长期“沉睡”在山间。直到“全面开发利用夏秋茶”政策推进,这片绿色资源才被唤醒,从“一季收”变成“三季采”,茶园真正焕发出活力。

今年7月,在2025第十三届中国(呼和浩特)茶产业博览会上,邻水农发集团选送的白茶产品一举斩获“特级金奖”,“邻水白茶”的名号一时响彻全国。这份荣誉的背后,是邻水对白茶产业的精耕细作——自2018年依托湖州·广安东西部协作平台,从浙江安吉引进“白叶一号”白茶品种后,邻水就确立了“生态茶园+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模式,如今已在明月山麓建成9700亩生态茶园,其中2300亩进入盛产期。今年夏秋茶首次开采后,预计将直接带动500余户茶农户均年增收超3000元。

“拿到‘特级金奖’只是起点,我们要把‘邻水白茶’做成全国知名品牌。”叶盼龙干劲十足地表示,下一步,基地将从四方面发力:优化茶园精细化管理,引入智能监测设备实时把控茶树生长环境;升级茶叶加工技术,提升茶叶品质稳定性;整合产业链资源,打通从茶园到市场的“绿色通道”;加强市场对接,让“邻水白茶”走进更多城市的茶叶店、超市。

不仅如此,该基地还计划结合乡村旅游,推出采茶体验、茶园观光等项目,开发夏茶书签、茶皂等文创产品,让游客既能亲身感受采茶乐趣,又能把“邻水味道”带回家。“我们要让白茶产业不仅能产好茶,还能吸引游客、带动消费,让更多老百姓从产业发展中受益。”叶盼龙说。(邻水融媒 张天文 广安日报记者 龙俊帆)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