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县:产业“百花齐放” 乡村“硕果盈枝”

发布日期:2025-08-28 08:53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近年来,邻水县紧紧围绕“优镇兴乡”战略,加快推进乡镇产业发展,打造宜居宜业环境,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差异化布局农业产业

“我们脐橙种植面积1200亩,年产量约200万斤,年产值超过500万元。”8月25日,邻水县大桥脐橙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勇介绍,大桥脐橙是当地的明星产业,合作社常年吸纳周边村民到果园务工,每月可为村民带来3500元的收入。

石滓镇的四季优橙产业融合示范园是邻水县脐橙产业的另一亮点。近年来,邻水县紧紧围绕“优镇兴乡”战略,加快推进乡镇产业发展,打造宜居宜业环境,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该示范园引进多种脐橙品类,480亩晚棱脐橙为春橙,270亩脐血橙8号为夏橙,750亩青秋龙回红脐橙为秋橙,1000亩纽荷尔为冬橙,实现“一年四季有鲜橙”。

截至目前,全县以脐橙为主的柑橘种植面积达35.4万亩,建成100亩以上脐橙标准化果园262个,1000亩以上脐橙标准化果园30个,5000亩以上脐橙重点镇10个;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认证10万余亩,邻水脐橙公用品牌价值达33.68亿元,成功入选四川省省级区域公用品牌目录。

邻水依托“三山两槽”地貌特征,差异化布局农业产业,东槽地区重点发展粮油、生猪、蔬菜等主导产业,建成20万亩优质粮油基地,柑子镇获评全国农业产业强镇;西槽聚焦特色农业,培育“脐橙、白茶、葡萄”等优势品牌,“缪老头”葡萄入选四川省“天府粮仓”精品品牌。

8月26日,位于王家镇岩河村的蔬菜种植基地里,茄子长势喜人,村民正在清理杂草。邻水县瑞鸿蔬菜种植基地作为该镇重要的产业基地之一,于2019年建立,6年来,基地面积由最初的300余亩扩张到600亩,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蔬菜200亩,实现收入稳定增长。

柑子镇桅子村通过“党建+合作社+农户”模式,成功将2000余亩荒山变成青脆李种植基地。梁板镇通过“三链融合”模式,推动油橄榄、蔬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发展,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通过深加工延伸了产业链,实现了“产业旺、生态美、百姓富”的愿景。

邻水县以农业为基点,依托县属国企打造“邻水白茶”农特品牌,年产值5750万元,并荣获内蒙古茶博会特级金奖;在九龙镇建设“薯里香”阴米酥加工基地,结合乡村旅游实现“产加销游”一体化,带动农户增收50%。同时,通过电商直播、社区团购等新业态,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2025年上半年网络零售额达6.25亿元。

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邻水县在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人居环境整治,在乡村治理、乡风文明、文旅融合等方面协同发力,致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今年5月,柑子镇桅子村、丰禾镇鱼鳞滩村、观音桥镇六合寨村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村。

近年来,邻水县实施“七清一提升”乡村整洁行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垃圾收转运处置等工作,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如今,走进邻水广袤乡村,青山绿水环绕,白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邻水县探索“五老劝调”“384院落长制”等模式,构建“1+3+N”乡村治理体系,广泛开展“一榜两评”活动,设立乡风文明红黑榜、积分超市等,引导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城南镇花石村、梁板镇红旗村等地评选“环境卫生示范户”“文明家庭示范户”,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村容村貌显著提升。

邻水县依托文旅资源,通过“农林文旅+”模式,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山上以“华蓥山上居”为核心品牌,构建“山上观星、山下玩水”的立体化旅游格局,晓隐山居民宿集群成为川渝家庭“微度假”重要选择地。山下天意谷景区新增水上项目,全新升级2.5公里沉浸式溪降体验,火速成为重庆市民的避暑“后花园”。

明月山·蓝莓基地规划建设六大功能区,提供“采摘—加工—观光”一站式服务;大屋基民俗文化村等多个景点,让游客感受乡村文化魅力;丰禾镇让水湖湿地公园水天一色,风景如画……

在“优镇兴乡”战略的引领下,邻水县从产业发展的深度拓展到乡村环境的精心雕琢,从文旅的巧妙融合到乡村治理的精细创新,实现了从“卖资源”向“卖体验”的华丽转身,从“景点游”向“生活场”的温馨蜕变。(邻水融媒 钱进)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