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双减”杠杆

撬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4-04-01 09:26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实施“双减”政策以来,邻水县坚持“民生导向、发展导向,标本兼治、疏导结合”,围绕“办区域性最好的教育、建川东教育强县”目标,巧用“双减”杠杆,撬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多彩课程 助力孩子全面发展

“看,这就是无人机的摄像头,它可以捕捉高清画面,并实时传输到我们的手机或电脑上。”3月22日,在邻水正大实验学校的田径场上,无人机授课老师一边控制手里的遥控器,一边进行相关操作的讲解,并手把手教导学生练习无人机操作。

“哇,太神奇了!我可以控制无人机飞得这么高。”看着无人机在自己的操控下缓缓起飞、盘旋、降落,同学们眼中无不闪烁着对科技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无人机课程作为邻水正大实验学校新开办的特色课程之一,以其前沿的科技元素和创新的教学模式,为学校特色课程体系注入了新活力。

“目前我校开设了20多项特色课程,涵盖科技、艺术、体育等多个领域。”邻水正大实验学校校长冯仁春表示,这些课程不仅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更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实现梦想的舞台,让他们不仅能学到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邻水正大实验学校的特色课程只是邻水县开展多彩课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邻水县以实施“双减”为契机,在优化作业设计和聚焦课堂改革的同时,积极创新课后服务,坚持“一校一案”“一校一特”,探索“校内活动+校外实践”课服模式,不断拓展渠道、创新形式、优化项目、丰富内容。同时,围绕科技、艺术、体育、传统文化等方面,打造陶艺、航模、口才、川剧等课后服务特色课程,组建特色社团,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为未来的成长之路奠定坚实基础。

结果导向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家长,您好,您孩子的数学老师布置家庭作业了吗?”“您的孩子喜欢学校的课后服务吗?”……3月22日,邻水县教科体局工作人员抽查该县一所小学落实“双减”政策的家长满意度。这样涉及作业管理、课后服务、家庭教育等电话问询,几乎每周、每月都有,有力推动了邻水县“双减”工作的深入实施。

“‘双减’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减负,同时也要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在邻水县教科体局副局长阳毅看来,“双减”工作到底有没有落实到位,做得好不好,教育部门和学校说了都不算,必须由学生和家长来评判。

截至目前,邻水县共抽查学生35158名、家长35177名,“双减”满意率分别为99.61%、99.66%;参加校外学科类补习人数由“双减”前的7250人下降到现在的239人。全县现有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2所,23所学科类机构转为非学科,13所学科类机构终止办学,压减率94.7%,终止办学率34.2%。打造课后服务特色课程120多门,组建特色社团280个,成功创建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1所、“教育部校园足球示范学校”9所、省级校园影视特色学校2所。全县参加课堂教学大比武获四川省优秀课例46个,参加全国第36届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等级奖36项,师生作品《“含羞”之谜》作为广安市唯一一件作品被推送到全国参加评选。

“接下来,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举措,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加强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治理,确保‘双减’工作落实落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阳毅表示。(邻水融媒 吴乾超 广安日报记者 龙俊帆 )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