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字伯周,东汉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曾任合浦郡(今广西北海)太守,任职期间为人廉洁、公正、亲民,深受百姓尊崇。
合浦郡盛产珍珠,其色泽纯正,誉满海内外,被誉为“国宝”,并作为贡品进献给皇帝。当地渔民以采珠为生,其后以卖珠钱银向邻郡百姓换取粮食。由于采珠收益很高,一些贪官污吏就乘机贪赃枉法,巧立名目设置各种苛捐杂税盘剥采珠的渔民,迫使珠民违背珠蚌的生长规律,无休止地采集捕捞。结果大珠蚌越来越少,产珠量减少,珠子也越来越小,商贸行旅不至,百姓失去生计,常有贫者饿死于道。
孟尝到任后,革除前任弊政,为民兴利除弊,制定了顺应发展规律的施政方针。不到一年,原来“渐徙于交阯郡界(今越南境内)”的珍珠“复还”合浦,一活百苏,百姓得以重新采珠,商货恢复流通,合浦很快就恢复往日富庶繁荣的局面。任期满时,合浦百姓夹道相送,孟尝执意归还百姓送给他作为留念的珍珠,轻装一身回归故里。“合浦还珠”的故事也随之流传下来。
对清正廉洁、勤政于民的孟尝,王勃曾在《滕王阁》序中有“孟尝高洁”之句。东汉桓帝时,同郡尚书杨乔曾七次上书表其贤。孟尝革除弊政、“合浦还珠”的风范,千百年来一直为后世所称颂,后人常以“还珠”来形容为官清廉、治理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