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深处是自律 
——读《习惯的力量》有感

发布日期:2022-11-25 16:52 来源: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托尔斯泰:“只要你从年轻的时候就习惯于让肉体的人服从灵魂的人,你就会很轻易克制自己的欲望;而习惯于克制自己欲望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就会轻松而快乐。谁最有智慧?是以人人为师的人;谁最富有?是对自己所拥有的感到满足的人;谁最强大?是善于克制自己的人。”善于克制自己的人,多半是自律性极强的人。自律就像是人生行路中的一盏灯,它可以照亮你通往成功的道路,为你带来光和热;自律是一个人最顶级的修养,也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石,还是一个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自律是对信念的坚守,对职责的恪守

在前不久中央军委举行的“八一勋章”和荣誉称号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为“八一勋章”获得者杜富国佩挂勋章的一幕让我久久不能忘却。3年前,在一次排雷作业中,杜富国用身体护住了战友,自己却双眼球被摘除、双手被截肢,脸部、四肢、胸腹等处严重炸伤,术后全身留下70多处伤疤。但他始终保持乐观心态和昂扬状态,3年如一日地坚持日常生活技能学习和体能训练,从受伤后的不能自理,到后来一点点学会了自己洗漱、上厕所、吃饭,甚至还能麻利的将被子叠成豆腐块。在后来的一次采访中,面对“后悔当时的选择吗?”的提问,杜富国坚定地回答:“如果有一次机会,我还选择上雷场,因为我是一名中国军人!这是我的职责!”

为什么三年来身体上、精神上明明很痛,他却从不喊一声痛?为什么经历过雷爆,他还对排雷九死无悔?为什么失去双眼双手,内心还如此强大,将自己活成了小太阳?我想是自律,是对信念的坚守、对职责的恪守。他时刻铭记自己是一名军人,时刻以军人作风严格要求自己,用顽强的意志和高度的自律与身体的残疾、生命的不屈作抗争,继续用健康的双腿双脚为自己的梦想继续奔跑,自强不息、踔厉奋发正是杜富国高度自律的真实写照。

自律是对事业的热爱,对梦想的执着

作为一名普通军人如此,身为艺术家亦如此。在自律上,著名民族舞蹈家杨丽萍就做到了极致。杨丽萍老师在坚持自己的舞蹈事业过程中,为跳舞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代价,为了保持苗条的身材,曾20多年不吃过主食米饭,只靠坚果鲜花与粗粮维持日常所需能量。杨丽萍老师为了艺术,完全克制了人的食欲,让自己化作一只神鸟,饮甘露、食花瓣,行于鲜花丛中。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杨丽萍老师在舞台上,四肢化作孔雀,每一个肢体语言,每一个舞蹈造型,都已孔雀化,一生用灵魂在舞蹈,给观众极为强烈的艺术气息及舞蹈魅力。事业的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历几十年的用心磨炼,不仅仅因练习舞蹈而受体肤之伤,还须有强大的心理压力,接受观众评委们的高要求及各种评价。杨丽萍老师的孔雀舞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是一生努力的结果,是对艺术赤诚热爱的结果!

自律是对道德的虔诚,对法纪的敬畏

有这样一则寓言:玻璃抱怨窗框的束缚,总想着要挣脱它。有一天,它终于如愿了,但没有想到,刚离开窗框就掉到地上,“哗啦”一声摔成了碎片。这则寓言生动地说明,人生在世,总要受某种社会规范的制约。自由不是摆脱任何限制和约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有限制和条件的,这个限制和条件就是道德和法律。一个人只有在道德和法律的要求和规范下做事,严格自律,才能享有工作的自由、生活的自由、做人的自由,正所谓“自律者,方得自由”。

“善自律者,自能安”。把握好自律与自由的辩证法,用自律保障自由,方能内心澄明、动静有常。不搞物质攀比,亦无人情羁绊,就会得到物质的自由;做好该做的事,尽好到应尽的责,就会收获干事的自由;守好为人处世底线,不碰党纪国法红线,有坦然之乐而无囹圄之忧,就可收获精神的自由。正如某“落马”贪官在忏悔录中写道:“自律的底线一破再破,就彻底地迷失了自我……”这样的事让人感叹和惋惜,倘若平时能多一点对道德的虔诚、对行为的自律和对法纪的敬畏,或许面对抉择时就更清醒,人生就不会陷入泥潭和深渊。

“唯有自律,方能行稳致远”。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引以为戒,警钟长鸣,长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筑牢不越纪违规的“防火墙”,始终守住那一片“方寸之地”,给灵魂深处保留一片净土。面对他人的怂恿、欲望的引诱,守住初心、抵御诱惑,既靠他律,更重自律。唯有自觉把言行放置在法规纪律框架之内,人的一生才能走得实、走得稳、走得远,才能到达心中的诗和远方。(作者:市大数据中心  周莉莉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