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把“政策红利”变为“真金白银”

发布日期:2023-10-18 08:36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广安市鸿美嘉服饰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操作全自动绣花机绣织。广安日报记者 曾诚/摄


繁忙的四川安泰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复摇车间。

10月14日,重庆市民余勇和家人自驾游到邻水,自垫江出发,在邻水西下高速时,发现ETC收费比以前少了。“以前用ETC优惠5%后收费40.85元,但今天只收了21元,减了一半。”余勇惊喜地告诉记者。

余勇享受到的通行费减免,是四川多个激发市场活力利好政策中的一条。10月2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当前经济运行持续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19条”),从强化财税政策支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消费恢复提振、推动外贸提质增效、帮助企业降本减负、推进企业快速成长等6个方面,出台19条政策措施。

我市积极落实政策,着力健全完善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机制,努力推动各项助企纾困措施落地见效,让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带来的“真金白银”,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添薪助燃”。

多元服务 点对点送政策上门

“19条”明确,要优化现行针对重点群体和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创业应纳税费限额扣减的优惠政策,在国家授权范围内顶格减免相关税费,将扣减标准由14400元提高至24000元,并将执行期限明确至2027年12月31日。为确保一系列延续、优化、完善的税费优惠政策更好落实落细,我市税务部门以“政策+标签”精准推送、“线上+线下”精心宣传、“请进来+走出去”精细辅导等方式,最高精度送政策上门。

华蓥市民李虹禧曾在福建省厦门市服役16年,退役之后回乡创业,今年年初,他在华蓥市高兴镇经营一家老兵安防网络服务部,从事监控门禁安装维修、停车场管理和综合布线智能化工程施工等服务。

近日,税务部门从退役军人事务局提供的数据中精准锁定了该服务部,并带着优惠政策敲响了李虹禧家的门。

“税务干部告诉我,像我们这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从事个体经营的,税费扣减限额标准提高了,经测算,服务部今年预计能够享受近1万元的税费减免。”李虹禧兴奋地说。

同样享受到税费优惠政策的还有退役军人刘涛。2018年,他从部队退役后,成立了一家建筑机械设备租赁公司,主要从事建筑机械设备及花卉盆景租赁服务。广安经开区税务局主管税源管理部门通过数据监测到刘涛还未申报享受相关税收优惠后,组织“经税达”定制服务团队上门开展核查,并为其公司量身定制“管家式”税费服务方案,辅导申报补退了2018年10月到2020年12月应享未享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个人所得税等减免金额6145.7元。

刘涛表示,受益于这些税收优惠政策红利,今年上半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8万元,同比增长121.5%。

多点发力 降低用工和融资成本

成本是关系企业“发展之困”“预期之稳”的重要因素,降低成本就是对市场主体实实在在的扶持。此次“19条”首次出台了补贴企业招工成本的支持政策,对今年9月1日至明年3月31日期间,签订劳动合同招用新成长劳动力或登记失业人员并按规定参加职工社会保险的企业,按每人500元标准给予招工成本补贴。这一利好政策,让不少企业的精神为之一振。

10月13日上午,在广安高新区四川拓普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的车间里,330名工人在各自岗位上忙碌,赶制汽车顶棚、衣帽架、轮罩、主地毯等内饰件和隔音件产品订单,冲刺四季度目标任务。

尽管工人如此之多,却依然不能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公司的订单量一直比较充足,工人每天都是满负荷生产,上个月我们又招聘了40多名工人,但还是有数十个岗位缺口。”该公司人事行政部经理曾令平介绍。

当天一大早,邻水县就业局就业促进股的工作人员来到该公司的办公室里,了解该企业新招聘人员的具体情况及企业用工需求,并为企业宣传“19条”政策措施以及措施中的关于推动企业降本减负的补贴细则。

“‘19条政策’为我们企业解了‘燃眉急’送来了‘及时雨’,公司决定再招聘大量工人到生产中。”曾令平算了一下,这项政策将为企业节约用工成本约4万元。接下来,公司将合理利用政策,展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根据公司实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不仅如此,此次“19条”里还针对降低支农支小贷款利率、融资担保费率、民营企业债券发行成本等方面出台了“干货”措施予以支持。

事实上,我市助企减负降本的步子从来没有停过,2022年,就已出台了《广安市加快经济恢复扎实稳定增长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通过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和实施减负降本“组合拳”,让更多的企业真正“轻装上阵”,实现高质量发展。

多路并进 做大市场主体“蓄水池”

10月13日下午,记者在位于前锋区轻纺孵化园三期的广安市鸿美嘉服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看到,35条智能化生产线运转不停,经过裁剪、印绣花、缝制、整烫等流程,一件件精美的成衣依次下线。

“10月以来,我们每天都是满负荷生产,订单已经排到明年。”广安市鸿美嘉服饰有限公司生产主管胡光蓉说,公司前三季度产值较去年同期增长10%以上,发展前景持续向好。

产值的不断增长,与该企业持续提升智能化水平密切相关。

2011年落户前锋区后,广安市鸿美嘉服饰有限公司引进了全球领先的智能化、自动化生产设备,大大提升生产效率。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也让广安市鸿美嘉服饰有限公司在今年8月成功入围《2023年度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拟通过名单》。

“鸿美嘉服饰是今年重点培育的‘专精特新’企业之一,我们安排专人负责跟进,指导企业申报流程,帮助企业及时申报优惠政策,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助推企业持续向好发展。”前锋区经济和信息化局总经济师文向阳说。

这是我市大力推进“小升规”,激发市场新活力的一个缩影。我市建立健全“升规入统”服务机制,梳理2023年拟“升规”企业培育名单,“一企一策”跟踪辅导,着力提升培育质效,今年1—8月,已培育“小升规”企业14户。

在推进“个转企”方面,成效同样显著。10月12日,邻水县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新增的“个转企”窗口,记者看到工作人员细心地指导着商户们办理登记业务。

“通过市场监管局宣传引导,我的店由个体户转成了企业,得到了更多政策上的支持。”邻水县猫儿沟火盆烧烤店店长许娇说。

“个转企”,即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今年以来,我市按“生存型”“成长型”“发展型”标准,分类精准帮扶培育个体工商户,全面落实“个转企”等财政激励奖补政策,做大做优民营市场主体“蓄水池”。目前,全市已有829户实现“个转企”。

市经济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政府部门不是让企业“一转了之”,而是一以贯之指导、支持企业发展,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形成更大市场竞争力。[县(市、区)融媒 任禹舟 李勇 姜曦悦 广安日报记者 卢琴 文/图]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