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周明秘书长,各位领导、同事们:
今天有幸获此殊荣,是对我们志办人的肯定与褒扬,更多的是对我们志办人的鼓励与鞭策。因为我知道,咱们府办比我们辛劳的人有很多、比我们优秀的人则更多。今天能够站在这里,衷心感谢各位领导对我们志办人的关心和认可,非常感谢各位兄弟姐妹对我们志办人的帮助和点赞。借此机会,简要汇报自己在平日工作中的一些肤浅体会和感悟,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不因“小人物”而丧志,人生旅途中也有“大梦想”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我们虽不工作在“聚光灯”下,是平凡岗位上的“小人物”,但从未消极沉沦,心中怀有干一翻事业的“大梦想”,不惧个人得失、埋头苦干不负韶华,不怕一时落后、勤奋学习迎风而上,一步一脚印、一步一台阶,在人生旅途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回到梦开始的地方。
一是积极向上,不负方志情。虽身处“冷衙门”的方志办,却不怨天尤人,始终保持一颗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把“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著十年空”当成人生座右铭,不负方志情怀。在生活中不自怨自艾、保持追梦奋进的斗志,不畏人言、保持不随波逐流的清醒,不消极懈怠、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在工作中从不抱怨、有坐热“冷板凳”的执着,甘于平凡、有低下身子认真做事的勇气,能受委屈、有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韧劲。我们以实际行动,摒弃以往方志部门长期工作养成的“惰”“拖”等坏毛病,主动向政府办的科室标杆、岗位标兵学习,用“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战斗,忘我工作、奋斗不息。
二是坚守初心,不忘学习路。我们心中坚守着“一入方志门、终生方志人”的初心,将志办当成“家”,沉浸于地方志工作中,致力于学习提能中,做一个终身学习的方志人。因为地方志工作是一项专业知识较强、涉及行业领域较多、时间跨度较长的工作,需要方志人学习的地方很多。况且我们多是“半路出家”,更需要“从头学起”。我们主动对标秘书长常说的“五懂”干部要求,利用书本自学、线上平台学、职工会集中学等方式,不断加强地方志业务知识和经济、社会、文化等知识的学习,提升编纂志鉴业务技能;通过“走出去”参加中省地方志部门、行业学会等机构举办的专业论坛、业务培训,到省内外地方志工作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做法,开眼界、长视野、提能力。
三是忠于职守,不愧组织恩。作为志办人,我们秉持爱岗敬业、奋发有为的职业操守,认真做事、言行合一,既不辜负党委政府赋于的责任使命,又对得住领到手中的工资津贴。深知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永不枯竭,牢记组织给了我们安身立命的饭碗,唯有努力工作、干好手中事进行回报;明白一颗树只有植入沃土才能茁壮成长,不忘组织给了我们锻炼进步的平台,唯有拼搏不息、走好脚下路方能释怀。常怀感恩之心、行感恩之为、做感恩之人,以“独占鳌头又何妨”的心态,时时争上游、处处创一流、事事出精品,高标准编好一本书、拟好一个文、开好一场会、办好一件事、做好一笔账,做到不问心有愧、不愧对组织。
二、不因“小岗位”而躺平,平凡岗位中也有“大担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不以“小单位”“小岗位”心怀自卑而躺平,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满血”的状态,不因舞台小而嫌弃、不因事情小而不做、不因权责小而逃避,胸怀格局、满怀热情、勇于担当,真正做到豁得出去、干得出来,实现于平凡之中见伟大、在细微之处见精神。
一是不嫌舞台小,胸怀大格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使身处志办综合科这个小舞台,也要有胸怀格局、满怀希想,站在全局的高度、从领导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把该办的事情办成、办好。我们坚持讲团结,面对利益不争、不抢,对同事包容、体谅、支持,容人胜己,甘为他人做铺垫,不妒贤嫉能;坚持讲协作,不拘于科室职责分工,在工作中相互支持配合、及时补台补位,没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歪风,养成了合作共进的良好习惯;坚持讲风格,与人为善、待人以诚,多琢磨事、少琢磨人,听得进批评之话、逆耳之言,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二是不怕事情小,要有大情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有把“小事”当“大事”干的情怀,踏踏实实把正在做的小事情做好。每收一次文,不是简单的登记造册就弃之不理,更多的是要明白流程签批,做好及时交办回复,不误事;每办一次会,不是简单做一个会议方案、发一个通知就草草完事,更多的是要想好每个细节、每个流程,及时处理突发事件,不坏事;每跑一次腿,不是简单把事情办完成、资料送到位就万事大吉,更多的是要学会统筹安排、不忘经验总结、及时沟通反馈,不出事。
三是不因权责小,敢于大担当。与大部门相比,地志办权力小,反而办起事来更不易、更艰辛,更需要个人的责任担当。我们在遇到少数部门、单位供稿不配合时不“撂挑子”,直面困难,反复沟通催办;在面对志书、年鉴组稿图文资料欠缺时不“绕弯子”,正视问题,想方设法搜集相关资料;在碰到网上平台反映方志开发利用等问题时不“捂被子”,主动出击,及时回复化解矛盾。我们在平时工作中,不因权责小而懈怠工作,坚持工作往前赶、事情往前做的原则,自我设定阶段性工作目标与时限要求,以“快马加鞭未下鞍”的状态强势推进。
三、不因“小事业”而放弃,方志事业中也有“大作为”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我们肩负“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的责任使命,秉持“三个服务”的工作理念,立足岗位思考谋划地方志工作,笔耕不辍力求精品良志,在方志成果开发利用中延伸方志工作宽度与深度,扩大地方志工作的影响力。
一是服务党政中心,大有可“为”。锚定地方志工作“以史鉴今、以史资政”根本任务,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大局,强化地方志资政功能。主动参与《广安市红色资源保护条例》立法起草工作,多次建言献策,促进全市红色资源依法保护和利用;系统梳理广安古代书院教育史料,理清广安教育脉络、收集办学情况,为广安理工学院筹建工作提供史志支撑;纵横对比、挖掘筛选出地情研究文章《四川省内“广”字地名研究》提供给市委主要领导,为珠海市来广安考察团送去《广安邓氏文史》,在“两会”期间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赠送史志参阅书籍,为重要决策、重点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二是服务社会经济,大有可“作”。立足广安地情特点、地域特色,深挖广安历史文化精髓,组织编纂出版《广安记忆(2023)》《广安市大事记(2023)》《广安市地方志发展报告(2023)》等地情书籍,满足社会各界群众文化需求。指导各县(市、区)编纂出版《新广安区图志(2013-2023)》《红润前锋》《岳池民间故事集》等4部地情文献,持续传承优秀文化、延续地方文脉。广泛征集广安地情文献,主动对接广安本土名人、地情文化专家等,获赠《中国地方志》等珍贵文献资料、《岳池秦氏族谱》等30部家谱族谱,进一步丰富广安地情文库。聚焦乡村振兴、同城融圈等重大战略,补充完善《四川地理标志产品图志》广安部分图文资料;及时完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年鉴》2024年卷广安部分组稿工作,助推经济发展。
三是服务人民群众,大有可“干”。会同市图书馆建成广安市方志馆,展陈区面积400平方米,方志阅览室面积260平方米,收藏方志类书籍1.1万册。依托市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广安市数字方志馆,收录志书、年鉴、旧志和地情书籍66部,累计访问人数94.36万人次。建成广安市方志馆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分馆,全市地方志系统捐赠志鉴书籍1000余册,助力高校教学科研、人才培育和学科建设。大力推进史志阅览室、村史馆、校史馆建设,全市累计建成40余个标准史志阅览室并向民众开放,举办图书捐赠活动20余次,扩大了群众用志、读志的覆盖面、服务面。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再次感谢你们对我们志办人的帮助、指导和肯定。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持之以恒、践行府办“三更”工作要求、提升“三办”能力水平,奋发有为、奔跑实干,以更加昂扬的豪情斗志、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强烈的责任担当干好本职工作,为广安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添一砖加一瓦、多尽一些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