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季度科室标杆市政府信息公开办交流发言稿

发布日期:2025-07-30 20:03 来源: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站在这里领取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我深感荣幸,更满怀感恩。这份荣誉属于信息公开办的每一位成员,是我们携手并肩、日夜耕耘的结果;更要感谢办公室领导的关心指导,感谢各兄弟科室的鼎力支持,是大家共同搭建的舞台,才让我们有机会绽放光彩。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对信息公开办工作作简要汇报:

一、扛牢“为民服务守初心”的旗帜,在政务公开中当好“探路者”,让阳光政务更透明、更亲民

政务公开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举措。我们始终保持为民情怀,扩大主动公开范围,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努力架起新时代政民互通“连心桥”,争做阳光政府“开窗人”!

一是以规矩意识筑牢制度防线。政府信息产生于各业务条线,信息公开绝非办公室唱“独角戏”,必须依靠各业务部门的紧密协作。我们调整优化全市政务公开协调小组,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听取政务公开工作汇报,借势借力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健全主动公开事项目录制度,推动各行政机关编制发布政府信息主动公开事项目录,建立起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主动公开事项目录体系,确保事项分类科学有序、公开内容操作性强、公开渠道精确可查。印发政务公开审查制度,实施公开内容“三级审核”机制,确保信息发布安全规范。

二是以执行意识夯实公开基础。我们始终践行市政府办公室“三更”要求,贯彻落实上级文件要求和市政府常务会议精神有力有效。推进政府公报数字化转型,全域上线县级政府数字版公报,首期选登县(市、区)政府文件50个。开展“政策解读提升年”行动,推行重大政策与政策解读同起草、同审签、同发布,构建“1+N”政策解读体系,创新“一图读懂”“短视频解读”等形式,发布政策解读信息近200条,真正让群众看得懂、用得上。

三是以服务意识回应群众关切。我们深知,无论是政策解读、决策过程,还是民生数据、财政收支,每一条信息的公开都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我们变“要我公开”为“我要公开”,依托市政府网站,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主动回应社会热点,发布同城融圈、乡村振兴、稳岗就业等重点领域信息1.2万余条,公开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结果、政府采购等法定公开信息1000余条,推动“权力运行全流程公示”公开,努力以公开促共识、增公信。

二、秉持“依法依规解民忧”的信念,在依申请公开中当好“守门人”,让依法公开更规范、更高效

依申请公开法律属性强、程序要求严,如何做到既充分保障公众依法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利,又不“捅娄子”、不“吃官司”?我们坚持受理流程“零疏漏”、办理过程“零拖延”、风险防控“零死角”,做到三个转变,提升群众满意度,守牢依法公开底线。

一是从“规范办理”到“示范引领”的转变。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审核—办理—答复—归档”全链条标准化流程,完善日常沟通、会商研判、培训指导三大机制,推动办理流程法治化、规范化。建立依申请公开典型案例库,收录典型案例50余个,加强典型案例学习,理解司法机关对公开范围、程序合法性等的审查尺度和最新倾向,避免发生类似情形。

二是从“无形服务”到“有形体验”的转变。推行“线上+线下”一站式申请,提供容缺受理等便利措施,让群众诉求办理更顺畅。推行申请受理前沟通疏导,主动靠前答疑服务,压减了依申请公开答复件平均办理时间。优化申请补正、延期告知、答复送达等环节,努力让申请人少跑腿、少等待,申请人满意度持续提升。

三是从“完成任务”到“成就事业”的转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我们聚焦政府信息公开的每项重点工作、每个关键环节,梳理形成操作指南及注意事项,确保申请答复合法合规、有理有据。特别是针对复杂诉求耐心沟通,既守牢法律底线,又传递政务温度,今年来,累计办理依申请公开60件,未发生一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三、锤炼“精益求精担使命”的匠心,在信息工作中当好“参谋员”,让信息辅政更有为、更有位

今年来,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在通报、政务晨讯上作出批示,要求冲刺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我们把目标定在山巅、把进度抢在眼前,树牢“不抢位就难以进位,不争先就难以领先”理念,精准发力、拼搏实干,打好政务信息这场荣誉战、整体战。

一是保持“归零心态”找信息。谋定后动、谋定快动。我们细化全年政务信息工作任务,明确各单位全年任务数、报送频率,天天看、周周算、月月计,提升信息报送积极性。变被动“等靠要”信息为主动“挖找搜”信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保持洞察力和前瞻性,广辟渠道收集素材。坚持以量为基,依托政务信息系统,织密信息交流网,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经验互惠。今年来累计收集政务信息4100余条。

二是练就“火眼金睛”筛信息。身在兵位、胸为帅谋。我们建立“信息点单”服务机制,精准对接领导决策需求,筛选关键价值信息,提供“第一手”资料。每月开展信息选题会商,确保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用抓项目工作的思路抓信息工作,分行业、分领域梳理形成信息资源库,保持政务信息滚动储备30条以上。跳出常规思维,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加分项入手,研究业务政策、深挖热点内涵,提升专报选题采用率。同时,严把政治关、数据关、文字关,确保信息“零差错、有深度”。上半年,我们筛选优质信息500余条,同比增加66.8%。

三是秉承“精益求精”报信息。服务决策、辅政建言。我们摒弃“大水漫灌”的思维,采取“精准滴灌”方式,每月向上汇报、主动争取,领会上级采编导向和题材需求,同时定期培训写作技巧、组织座谈交流活动,提升信息的精准度和采用率。注重以质取胜,牢牢把握省委省政府支持广安深化改革开放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重大机遇,深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资源、跨省域共建共治共享等重点工作,聚焦国家、省级改革试点名片,提炼报送特色亮点信息。创新“一篇约稿信息、一个工作专班”模式,深入部门、基层调研座谈,确保报送的稿子观点新颖专业、案例鲜活翔实、数据真实有效。上半年,我们报送的晨讯信息、专报稿件,采用数量分别同比增长25.7%、24.4%。

各位领导、同事们!站在这里回望,最让我们自豪的不是这份奖牌、荣誉,而是群众口中的“找到了”“明白了”“解决了”;最让我们珍惜的不是考核表上的分数,而是团队中那份“有事一起扛、有荣一起享”的真情。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将继续做阳光政府的“追光者”、群众身边的“解忧人”、团队成长的“铺路石”,用公开的力量,用信息的成绩,努力为市政府办公室打造“三个机关”增光添彩!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