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办尚廉」2022年第21期《祁奚去私举贤》

发布日期:2022-11-25 14:47 来源: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祁奚,又名祁黄羊,春秋时期晋国(今山西祁县)人,因食邑于祁(今祁县),遂为祁氏,曾任大夫、中军尉等职。

晋悼公即位后,祁黄羊被任为中军尉,后因病告老还乡,晋悼公问祁黄羊:“你看应该派谁接替你比较合适呢?”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依我看,叫解狐去最合适。他是最好的人选,肯定能够胜任!”晋悼公听后非常惊讶地说:“解狐不是与你不和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祁黄羊说:“大王,您只是问我什么人能够胜任,谁最合适,并没有问我和解狐关系怎样呀!”晋悼公便听取祁黄羊的建议,派谢狐任职。但谢狐还没到任,便去世了。

不久,晋悼公又问祁黄羊:“你看,谁能胜任这个职位呢?”祁黄羊说:“我觉得祁午最合适。”晋悼公又惊道:“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怎么推荐你的儿子,不怕别人讲闲话吗?”祁黄羊说:“大王,您只问我谁可以胜任,所以我推荐了他。您并没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于是晋悼公就派祁午到任。祁午任职后,执法公正、毫不偏私,受到人们欢迎与爱戴。

孔子听说后,对祁黄羊的行为非常赞赏。孔子说:“祁黄羊说得太好了!他推荐人,完全是以才能为标准,不会心存偏见;也不因为是自己的儿子,怕人议论就不敢推荐,像祁黄羊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大公无私!”

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衡量党性强弱的一把重要尺子就是公、私二字,当心胸开阔、志存高远,自觉做到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常怀天下为公之心,时刻装着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抛弃私心杂念,把欲望关进自律的笼子,才能更加无畏、从容。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