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人。唐朝名相、著名政治家,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
唐开元年间,吏部尚书魏知古要去洛阳一带考察官员政绩。宰相姚崇有两个儿子在那儿当官,离京前,魏知古特地到姚府辞行,不料姚崇对他十分冷淡,到洛阳之后,私下去见了姚崇的两个儿子。姚崇之子请求他在皇帝面前为自己美言。
玄宗皇帝接到魏知古的奏折,见他极力赞扬姚崇的儿子,便宣姚崇觐见,对姚崇说:“你的两个儿子很有才干,政绩不错,朕有意提升他俩。”姚崇坦然地说:“我这两个儿子才识平平,又不善理政,不足以提拔。”唐玄宗见姚崇能秉公处事,十分高兴地说:“魏知古徇私妨碍公事,辜负了你对他的教导,我也不能原谅他。看来只有罢了他的官职以正朝纲。”姚崇复奏道:“我教子不严,罪该受罚。如果陛下因此事贬谪魏知古,那人们就会说他是当了我的替罪羊了。”唐玄宗听后十分赞许,遂令魏知古改任工部尚书。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史书里的廉洁故事,告诫公职人员必须要秉持廉洁奉公、尽忠职守的精神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