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涛,字巨源,河内郡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政治家,“竹林七贤”之一。山涛既是大文学家,又是著名清官。
山涛早年孤贫,喜好老庄学说,与嵇康、阮籍等人交游,四十岁时才任郡主簿。山涛为官三十余年,宠辱不惊,始终以清廉简约安身立命,从不收受他人的礼物。他担任吏部尚书时,前来请托送礼的人络绎不绝,但无一不被他当面拒绝,灰溜溜地离去。陈郡人袁毅趁山涛不在,偷偷地给山涛家送去百余斤真丝。山涛回家得知后,无可奈何,只得命令家人将这些真丝悬挂于梁上而不用。后来,袁毅劣迹败露,朝廷得知他曾送真丝给山涛,便派人到山涛府上查问,却只见那百斤真丝仍悬挂在梁上,已为虫蛀食,尘埃封印如故,众人不禁钦佩山涛为官清廉,因而送了他一个雅号“悬丝尚书”。
坚持独立人格,是难能可贵的;坚持做人底线,更是不易的。文学家王戎曾这样评价山涛,说他就像未经雕琢的玉石、未经提炼的矿石,即“璞玉浑金”,这无疑是对山涛宦海多年、寿终正寝的生涯最恰当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