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餐饮服务信用合规指引》发布后,将会以怎样的方式予以宣传推广?(广安杨小红副局长回答)
答: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餐饮服务信用合规指引》发布后的宣传推广情况,直接影响其作用的发挥。因此,接下来我们将主要从二个方面、多种途径对《餐饮服务信用合规指引》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与推广。一方面是充分发挥餐饮协会的行业引领作用,开展系列专题学习,宣传讲解《指引》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强化行业自律,鼓励餐饮经营者既注重外部“颜值”、又注重内在“品质”,强化信用合规意识,营造诚信经营氛围。另一方面是有效发挥市场监管部门的培训指导作用。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采用书籍发放、扫码阅读、专题讲座、上门宣传等方式全面宣传《餐饮服务信用合规指引》,将信用合规指引作为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千名党员讲食安的必要内容,让餐饮服务经营者人人知晓《餐饮服务信用合规指引》,真正让《指引》成为广大餐饮服务经营者的“指南针”。回答完毕,谢谢!
问题二:《餐饮服务信用合规指引》将信用与合规相结合的出发点是什么?(渝北张林副局长回答)
答: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将信用与合规相结合,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当前,随着商事制度改革的纵深推进,如何高效地做好事中事后监管,市场主体在经营过程中能否自觉履行“守信经营”承诺尤为重要。为强化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自觉将“诚实与守信”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探索制定了《餐饮服务信用合规指引》,引导广大餐饮服务经营者知法守法、诚信自律、守法经营,主动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维护诚信营商环境。二是靠前服务市场主体。为更好的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预防市场主体因疏忽大意、不知法不懂法等原因受到失信惩戒,广安、渝北两地市场监管部门创新工作思路,实施风险探测和主动预防,全面梳理餐饮服务经营领域“高频”违法行为,快速、简明、准确排查监管风险点,将失信处置由事后惩戒向事前预防延伸,提升合规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充分发挥信用机制推动餐饮服务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回答完毕,谢谢!
问题三:近年来,我市在落实餐饮服务经营单位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广安李浩然副局长回答)
答:根据《食品安全法》等相关规定,餐饮服务经营单位是餐饮食品安全主要责任人,应当依法履行食品安全职责。我市在落实餐饮服务经营单位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方面创新了一系列举措,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包保责任机制。出台《广安市食品安全包保干部评价考核办法(试行)》。将我市10509家持证餐饮服务单位按标准划分成A、B、C、D四级,由市、县、乡、村四级党政领导干部与对应的餐饮服务单位建立分层分级、层级对应的包保责任制度。包保干部每季度对包保主体实行全覆盖现场督导,督导其食品安全总监或食品安全员是否履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是否落实等情况,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并督促及时整改,倒逼包保主体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
二是建设智慧监管平台。2020年建成“广安市学校食品安全智慧管理平台”,将全市738所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173家食材供应商,包括1970名校长、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全部纳入在线监管,其中648所学校食堂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实现了学校食品安全行为可视化、食材可追溯化、日常检查智慧化、风险可预警的工作目标。今年我们着力破解督导效率不高、衔接不畅和督导手段单一等难题,对平台功能进行了优化升级,将监管对象从学校群体扩大覆盖到全市集中用餐单位,实现“集中用餐单位食堂、食品供应商、用餐人群、监管部门、社会公众”多方数据互联互通,全面提升全市集中用餐单位的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三是制定餐饮服务标准体系。在促进养老机构食堂规范化建设方面,我局联合广安市民政局、重庆渝北区民政局、市场监管局印发《关于开展养老服务机构食堂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制定《广安市、渝北区养老服务机构食堂规范化建设标准》等标准,共同探索“广安+渝北”养老服务机构食堂规范化建设,打造一批养老机构标准化食堂,切实提升两地养老机构食品安全质量水平。在推动制止餐饮浪费工作方面,制定川渝首例“坝坝席”《农村集体聚餐节约行为规范》《制止酒店宴席餐饮浪费行为规范》团体标准。上述两项团体标准的制定,填补了川渝地区在加强酒店宴席和农村集体聚餐节约规范管理方面的标准空白,充分发挥标准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形成文明消费、节约用餐的良好风尚探索了新途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农村集体聚餐节约行为规范》团体标准入选了全国制止餐饮浪费典型案例。
四是构建社会共治格局。我们制定了《广安市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管理办法》,从各行业各领域聘用近2.7万名社会监督员和1.2万名志愿者,他们在加强食品安全政策、法规宣传,监督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建成并运用“放心食安”、“校餐卫士”等微信小程序,消费者可以随时查看餐饮服务单位的经营资质、人员健康证明、食材溯源、每日菜谱、食品留样、清洗消毒、明厨亮灶等信息,同时引入评价投诉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能力,引导社会、公众监督政府监管和企业履责情况,形成监管合力,构建共治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