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凝聚共识积极建言献策——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

发布日期:2024-02-02 09:05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2月1日,人大代表们围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认真聆听报告。

2月1日,出席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和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的代表委员,怀着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继续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展开了热烈讨论。

说成绩,鼓舞人心;话未来,满怀信心。城乡融合、法治广安等关键词成为代表委员热议话题,大家纷纷表示,将紧紧围绕各项工作报告中确定的目标任务,立足工作岗位,凝心聚力、担当作为,为广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 城乡融合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力跃升县域经济能级,引领城乡融合全面振兴,提升县域综合承载能力,增强中心镇辐射带动作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

拿到政府工作报告后,张伟代表多次认真研读,他表示,前锋区将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着力推动6类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抓好园区龙头企业、镇街示范车间、村级加工站点“1+9+N”富民车间,进一步稳定群众增收、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推进城乡融合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举。”陈茂全委员认为,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快城乡融合发展,重点在乡镇,建议把场镇基础设施、环境改善作为重点提升,加快补齐城乡基础设施短板,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让城市与乡村携手并进。

“产城景融合,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伍泽西代表建议,大力宣传全市各地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农特产品等,推动产业与教育、旅游、文化融合发展,聚力打造产城景融合发展示范带;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康养小镇、旅游小镇、特色产业小镇、历史文化名镇、边贸物流集镇等,着力构建具有广安特色的城镇发展格局。

赵宏剑代表对城乡融合发展十分关注。他建议,坚持规划先行,一体化规划城乡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引导城乡功能互促互补,构建以县城为龙头、乡镇为枢纽、村庄为支撑的发展格局,推进城乡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同时,要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鼓励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拓展农业生态涵养、休闲体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夯实城乡融合重要支撑,将外部招引和内部培养并重,吸引更多人才到乡村发展。

段方智委员建议,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明确在产业发展、村庄整治、农民素质、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目标和措施。

关键词 法治广安

过去一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66365件,办结案件63746件,同比分别增长25.13%、21.83%。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案件7277件,同比上升4.83%。2起案件分别入选最高检指导性案例、百件优秀监督案件,在全省检察系统5个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获得国家、省、市级表彰奖励108项。

“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旗帜鲜明、重点突出、亮点纷呈,用数据说话、用案例支撑、用成效交卷,充分展现出服务大局的力度、司法为民的温度、公正司法的效度。”苟兴全代表表示,前锋区人民法院将持续做好改革深化、能动司法、提质增效三篇文章,充分发挥集中优势、联动效能,以行政审判现代化助力法治广安建设。

近年来,我国刑事犯罪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轻罪案件占比不断上升。轻罪化的刑事立法和轻罪治理已成为我国目前刑事法治的重要面向。

“以新的理念探索构建基层轻罪治理现代化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陈亚东代表建议,进一步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犯罪、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强化对轻罪人员的帮教,让其更快回归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其子女求学、就业等影响。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也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陈熹代表表示,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全面深刻地总结了2023年常委会的各项工作,有特色、有亮点,数据详实、成绩突出,充分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入践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推进民生福祉改善,通过加强法治建设,完善法律法规,推动更多人参与到困难群体合法权益保障中,并加强对残疾人康复、抚养、教育、就业、文化体育等方面工作的监督,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共享社会发展成果。”陈熹说。

任景佩委员则建议,市中级人民法院进一步做深做实“法治正道、天平初心”党建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助推广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人民检察院做深做好“法润心田”活动,多开展类似角色扮演沉浸式体验的法治进校园活动,让法治种子尽早播进未成年人心中。

“建议加强困难群体司法救助力度,真正帮助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建立法治良序上来。继续加大法治宣传力度,进一步深入企业、社区、学校,利用新媒体科普讲堂等方式,让更多群众知晓法律、学法懂法。”张勇委员表示。

“‘两院’工作报告提到了许多典型案例的相关判决,既彰显了‘两院’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主动作为,又体现出充分考虑涉案民众呼声的积极担当。”徐浩然委员建议,希望“两院”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强化法律监督,努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广安日报采访组 文/图)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