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血液相关问题

来源: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时间:2025-06-13

1. 问:临床用血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临床用血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杜绝不必要的输血,提倡成分输血,即根据患者病情实际需要,输注相应的血液成分,如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以提高输血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2. 问:为什么要进行输血前检查?

答:输血前检查至关重要,包括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以及传染病筛查等。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能确保供血者与受血者血液相容,避免发生严重的溶血反应 ;传染病筛查(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则可最大程度降低因输血导致的疾病传播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3. 问:哪些患者适合输注红细胞?

答:主要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且伴有缺氧症状的患者,比如慢性失血导致的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当患者血红蛋白水平较低,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缺氧表现时,输注红细胞可有效改善症状 。

4. 问:新鲜冰冻血浆主要用于哪些方面?

答:新鲜冰冻血浆含有多种凝血因子和血浆蛋白,主要用于补充凝血因子,治疗凝血因子缺乏导致的出血性疾病,如肝功能衰竭引起的凝血障碍、大量输血后凝血异常等,也可用于严重烧伤、创伤等导致的低血容量休克患者补充血容量 。

5. 问:输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不良反应?

答:常见的有发热反应,多因致热原、免疫反应等引起,患者可出现畏寒、发热;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严重者可出现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等;溶血反应最为严重,是由于血型不合等原因,导致输入的红细胞或自身红细胞被破坏,可出现头痛、胸痛、腰背痛、酱油色尿等,甚至危及生命;此外,还有循环负荷过重(急性左心衰)、细菌污染反应等。

6. 问:医疗纠纷的处理途径有哪些?

答:主要有四种途径。一是医患双方自行协商,在平等、自愿基础上就纠纷解决方案达成一致;二是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卫生行政部门在了解情况后居中调解;三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程序解决纠纷,由法院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四是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第三方凭借专业知识和中立立场,帮助双方更好的沟通,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促进纠纷的解决。

7. 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在医疗纠纷处置中有什么作用?

答: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能确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是否存在过错,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医疗事故的等级等。其鉴定结果是判断医疗机构责任程度的重要依据,对纠纷的处理和赔偿有关键影响。

8.问:医疗纠纷中涉及的法律有哪些?

答: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侵权责任的相关规定,明确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因过错侵害患者权益需承担的责任;《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规范了医疗纠纷的预防与处理流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保障公民健康权益,也为处理医疗纠纷提供法律依据。

9.问:医疗纠纷处置遵循什么原则?

答:遵循公平、公正、及时的原则,注重医患双方的沟通与协商,依法依规处理,保障双方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

10.问:医疗纠纷诉讼中,司法鉴定和医疗事故鉴定有何区别?

答:司法鉴定由司法部门认可的鉴定机构进行,范围更广,涵盖医疗过错、因果关系等;医疗事故鉴定一般由医学会组织,主要针对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及事故等级判定。司法鉴定在诉讼中应用更普遍。

若您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可拨打12345热线或“在线留言”详细咨询。
政策依据
四川省市州网站
广安县(市、区)网站
其他单位网站

主办单位: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联系电话:0826-234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