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记者在广安区城北考棚巷特色街区提质改造项目现场看到,部分墙壁贴上了仿古青砖,巷道门户上方安起了仿古门头,古色古香的韵味迎面扑来。在临近北仓路的入口处,工人们正在往墙上抹水泥浆,安装仿古屋檐,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考棚巷是从厚街连接北仓路的一条巷道,长230米,最宽处约5米,最窄处不到2米。据介绍,这条小巷是清朝学子科考的必经之路,因此得名“考棚巷”。小巷两侧分布着居民住宅小区、省级文保单位广安县立高小学堂等建筑,由古老的青砖和条石砌成巷道围墙。
随着时光流逝,考棚巷墙体和地面已出现多处破损。今年7月中旬,广安区启动了考棚巷特色街区提质改造工程。项目现场负责人唐太庆告诉记者,考棚巷改造将从路面、墙面、弱电、雨水沟及文化内涵等多方面进行提升。“从厚街到北仓路,设计有入口景观、考场百态文化墙、科考门、考棚印记墙、书院门、寒窗苦读及求学阶梯等节点。”唐太庆表示,在现有条件下,将在考棚巷融入科举文化,打造出具有文化沉淀,让老百姓感到亲切、实用、有获得感的特色街巷。
记者得知,考棚巷路面将打造为仿古风格的青石路面,局部翻新现有路面青石,墙面将部分更换为仿古小青砖,以前为老砖和条石的墙面将得到保留,节点区域的墙面将打造石刻文字简介、LOGO、木窗老照片、木门装饰等元素符号。而考棚巷内密布的弱电线路将得到优化处理,确保墙面干净整洁;对雨污水暗沟改造时,将清理沟底沟壁,新设防水及砂浆,埋设双壁波纹管防止漏水。同时,还将在小巷内因地制宜设置店招、植物花箱、导视系统和景观壁灯等。
怎样有效保护考棚巷文物?施工单位提前做足了功课。据介绍,在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前提下,施工方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尽可能真实完整地保存考棚巷旧址的文化特色。“在施工中严格贯彻保护文物真实性、完整性的原则,不破坏文物本体,适当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最大限度延长建筑物寿命,尽可能多地保留现有建筑材料。”唐太庆表示。
考棚巷特色街区提质改造项目的实施,赢得了市民的点赞。在考棚巷居民刘本建家大门两边,施工人员贴上了仿古青砖,在大门上方安装了仿古屋檐,还在门前的地面铺上了青石板,刘本建对此赞不绝口:“提质改造后,以前坑洼不平的道路变平整了,人居环境焕然一新,我们很满意!”
据介绍,自提质改造工程启动以来,项目施工方克服高温天气等不利影响,组织工人有序开展各项建设工作。目前,考棚巷墙面改造和地面石材铺装已完成了70%,巷内天然气管线改造正同步推进,整个项目将于9月下旬全面完工。届时,一条幽深古朴、充满年代记忆的考棚巷将成为市民和游客新的打卡地。(广安区融媒 张国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