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插枪、启动,不到10分钟,续航里程增加400公里!”近日,广安区莲花桥超级充电站正式投入运营。该站带来“一秒一公里”的极速充电体验,为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便利。
6月24日,记者来到莲花桥超级充电站,8台充电桩整齐排列,其中一台华为液冷超级充电终端,尤为引人注目。“该终端单枪峰值功率高达600千瓦,充电效率较普通快充提升约4倍,配合华为全栈式解决方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极速补能’。”莲花桥超级充电站投资运营方四川爱众云鲲新能源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刘圣秋介绍。
据悉,该站点在运营模式上,创新打造“超级充电+便民服务”一体化场景,24小时开放的休息区、自助零售设备,将顾客充电等待时间转化为舒适的休闲体验。同时,依托“云快充”数字化能源管理平台,实现了设备状态实时监测、故障30秒预警(设备在线率稳定保持99.6%),并上线远程充电、无感支付等智慧功能,车主通过微信小程序即可便捷查看充电全过程。
“以往跑长途,充电往往需要预留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现在有了超级充电站,很快就能让车辆‘满电复活’。”新能源车主徐庭体验后不由称赞。该充电站不仅有效缓解了新能源车主的“里程焦虑”,更成为广安推动城市绿色发展的一张新名片。
近年来,广安区瞄准“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目标,加快充电设施建设,一张覆盖城乡的绿色充电网络正加速建成。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18座公共充电站点,分布在7个街道(镇),其中直流快充站点17处(209枪)、交流站点1处(274枪),满足市民“想充就充”的绿色出行需求。
如何让充电桩不仅“建得快”,更“用得好”“管得优”?
“我们已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建设了200个公共充电桩,实现规划与备案全覆盖。”广安区发展改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通过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拉网式”安全体检,为每座充电站筑牢“铜墙铁壁”。
此外,严格执行“明码标价”,所有站点全部接入省级监管平台“智慧大脑”,对“僵尸桩”动态清零,让用户权益保障“看得见、摸得着”,充电体验省心更安心。
广安区力争2025年将充电桩普及至花桥、石笋等中心场镇,2026年实现乡镇充电设施全覆盖,确保乡村新能源车主不再为找充电桩烦恼,享受与城市相同的便捷充电服务。(舒畅 广安区融媒 冯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