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椅子多了,走一会儿就能歇脚,对我们老年人太贴心了!”7月30日清晨,西溪峡公园里,正在散步的王帮芬看着新安装的长椅不停点赞。
79岁的王帮芬上个月搬到西溪峡公园附近居住,每天早晚都要来此散步。“以前椅子少,走累了没地方歇脚,现在方便多了。”她笑着说。
公园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赵禹铭介绍,此前园内安装了80张双人座椅,但因公园面积较大,不少市民反映休息设施不足。“收到反馈后,我们立刻增购了50张多人长椅。”
自开放以来,西溪峡公园便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为及时了解公众需求,公园在各路口设置意见箱,安排专人收集建议,施工方则根据反馈快速优化调整。
“我们12名工作人员每天下午6点到岗,一直值守到晚上10点。”工作人员秦燕说,大家负责维护秩序、提供指引,更重要的是收集市民意见,“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反馈给公司,确保尽快拿出解决方案。”
在值守点附近的儿童乐园,刚从沙坑结束玩耍的向晨杰,在妈妈的带领下到新增的矮洗手池清洗。“这个水池高度正合适,玩脏了能直接洗干净再回家。”向晨杰的妈妈高兴地说。
从按需增加休息座椅、优化儿童设施安全,到增设洗手池、补充照明设施和垃圾桶,西溪峡公园用一系列细节提升服务体验。
公园项目管理人员吴天宇表示,公园开放至今收到的市民意见中,不少已转化为实际举措,“后续我们还计划增设2个驿站和多处风雨连廊,解决大家如厕和避雨的需求。”
一张长椅、一个洗手池、一处照明设施……这些细微之处的改变,让西溪峡公园不仅是休闲的空间,更成为传递城市温度的窗口。(记者 侯懿航 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