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累计建成公园98个,城市(县城)建成区绿地率达40.42%

绿色成为城市最动人底色

发布日期:2025-08-25 09:11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8月18日,走进武胜县叶家山公园,蜿蜒的登山步道穿梭于林荫之间,景观长廊里游人惬意漫步,健身器材旁老人们正在舒展筋骨。“过去杂草丛生的山坡,如今成了‘家门口的会客厅’,幸福感满满!”家住附近的老年人赵华说。

这样的生态蝶变,正在广安悄然蔓延。近年来,我市以绿地系统规划为引领,精心构建“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游园”四级城乡公园体系,着力打造“一环两廊六片、红心绿网蓝脉”的中心城区绿地空间格局。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公园98个,城市(县城)建成区绿地率达40.42%、绿化覆盖率达44.8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0.12平方米,建成绿道210公里,各项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闲置资源转化为城市“绿洲”

今年6月底,广安西溪峡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并迅速成为市民打卡新地标。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莲花桥瀑布上,水流倾泻而下,水花在阳光照射下格外夺目;亲水峡谷旁,孩子们追逐嬉戏,老人们悠闲信步,一派和谐热闹景象。

“2024年9月,西溪峡公园启动建设,重点对莲花桥至西溪峡大桥段进行升级改造,新建栈道、观景台,打造海绵型道路与广场,让峡谷焕发新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园林绿化科工作人员杨佳佳介绍,公园两岸设置儿童活动区,从上游至下游分别打造莲花主题、云朵主题、森系长颈鹿主题儿童乐园;老年活动区分布在沿线节点,方便老年人健身;绿道沿线每100米设置休憩凳,8个休息驿站提供贴心服务。

“西溪峡公园的建成,是我市‘公园+’理念的生动实践。”杨佳佳表示,项目不仅修复了生态环境,更将闲置自然资源转化为城市绿洲,丰富了生态多样性。目前,我市正加快推进广安城市体育公园、广安区官盛湖湿地公园、华蓥市安公湖公园等7个新改建城市公园项目,让散落的自然资源融入文化元素,绽放独特魅力。

“绣花功夫”激活小微空间

8月17日傍晚,广安区广福街道岩头社区D号桥头公园,骑道蜿蜒曲折,绿植错落有致,宛如一个精致“口袋”,“绣”出城市方寸之美。

“以前到离家最近的公园得开车10多分钟,现在出小区就进入‘天然氧吧’,周末还能带孩子来认识各种植物。”正在带孩子骑行的市民张先生说。

位于华蓥市双河街道文化路社区的章广寨公园同样人气足。这座占地面积98亩、投资近2600万元的公园,以“古寨文化+社区服务”为设计理念,仿古廊亭、文化墙与登山步道相映成趣,尽显川东县城的历史底蕴。公园里,网球场、羽毛球场、儿童乐园及无障碍健身步道一应俱全,满足市民多元化休闲健身需求。

我市以“绣花功夫”激活小微空间,让闲置边角地、废弃街头绿地变身“口袋公园”。这些小巧灵动的绿色空间,不仅提升了城市“颜值”,更成为市民身边的“幸福驿站”。

我市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利用腾退空间推进社区公园、游园、“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建设,已建成章广寨公园、岳池县龙湖社区口袋公园等7处,完成立体绿化3处,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市民生活常态。

此外,我市还创新“公园+体育”模式,让绿色空间兼具健身功能。武胜县龙女湖片区的白鹤观公园,配备了游泳池、足球场、篮球场等多种运动设施;广安老年体育公园作为川渝地区首个老年运动主题公园,设有柔力球、健身球操等13项活动区域,成为老年运动爱好者的乐园,多次举办各类老年体育赛事。

从荒地峡谷的华丽蝶变,到“口袋公园”的遍地开花,广安用绿色画笔描绘城市发展的新图景。如今的广安,正以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更加完善的公园体系,让市民共享生态红利,让绿色成为城市最动人底色。(广安日报记者 卢琴)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