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深夜,广安区石笋镇凤麟村的独居老人杨光联在厨房烧竹竿,引发火情,因第一时间对火势进行了控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也是今年3月以来,联网型独立感烟火灾报警器第二次成功预警。
化险为夷的背后,得益于我省为50万名65岁及以上城乡独居老年人免费安装联网型独立感烟火灾报警器。其中,涉及我市的联网型独立感烟火灾报警器共有2.75万个。
3月29日22时58分,杨光联像往常一样在厨房焚烧废弃竹竿。之后,他未确认火源完全熄灭,便回屋休息。23时12分,余火引燃灶台旁堆放的干柴,火势迅速蔓延。危急时刻,安装在厨房的联网型独立感烟火灾报警器首先发出刺耳鸣响,与此同时,广安市独居老人消防智慧平台也同步触发报警机制。
“当时睡得迷迷糊糊,听到‘嘀嘀嘀’的报警声,我被惊醒了,发现厨房周边的干柴已被引燃,浓烟蔓延到了整个厨房。”杨光联回忆道。
广安市独居老人消防智慧平台的值守人员也在此时通过平台监控发现异常。值守人员立即联系杨光联居住地的村干部,核实老人的家庭情况,并同步拨打老人电话确认现场情况。
凭借参加日常培训积累的消防安全知识,杨光联迅速用脸盆接水灭火,同时打开门窗通风散烟。“多亏了这个报警器,不然火势蔓延开来,就太危险了,我这房子怕是也保不住了。”杨光联后怕地说。
由于处置及时,火情未扩散至其他区域。23时43分,当值守人员通过广安市独居老人消防智慧平台确认烟雾浓度下降后,系统却因烟雾未完全散尽再次触发报警。“这是系统设定的防复燃机制,我们立即再次致电杨光联确认安全。”平台负责人介绍,双重预警机制正是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火灾隐患。
这样的案例还发生在广安区北辰街道岔路社区。3月26日傍晚,岔路社区居民胥兴芬老人家中烟雾突增,联网型独立感烟火灾报警器立即向广安市独居老人消防智慧平台发出红色警报。值守人员发现异常,拨打胥兴芬电话未果后,迅速联系社区网格组长王显明。
5分钟内,王显明抵达现场,发现胥兴芬外出未归,便立即在小区寻找。找到胥兴芬后,两人飞奔回家,只见灶台上的铁锅已烧得通红,滚滚浓烟触发联网型独立感烟火灾报警器报警。由于处置及时,一场火灾被扼杀在萌芽状态。
市消防救援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我市开始推行独居老人智慧消防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联网型独立感烟火灾报警器和广安市独居老人消防智慧平台,两者联动实现“感知—预警—处置”闭环管理,为独居老人筑起“科技防火墙”。目前,该系统已成功预警早期火情3起,隐患预警准确率达100%。(广安日报记者 王珂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