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勃发展的川渝高竹新区。(资料图片)
赶超跨越的征程里,总有一些特殊的节点,标记历史发展的轨迹。
去年7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广安深化改革开放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这是广安设地建市以来首个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的专项支持文件,将广安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定位提到新的高度,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支持广安探索实践、先行先试。
这是让447万广安儿女值得铭记的一年——
省委、省政府殷切关怀、坚强领导;
省委改革办、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配套落实支持政策清单60项、项目建设清单60项(以下简称“两张清单”);
省直相关部门加强业务指导,制定配套政策,定期调度、压茬推进;
市委、市政府系统部署、“挂图作战”,带领全市上下拼搏奋进。
这是广安改革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篇章——
从城市到乡村,从物质基础到精神风貌,从现实动力到长远后劲……深化改革开放,改出广安高质量发展万千新气象。
春风浩荡大潮涌,海阔帆直再出发。广安,在深化改革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上,一往无前!
为什么是广安? 底蕴深厚、活力十足、潜力无限
回望广安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各项重磅政策、项目支持,无疑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01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川渝合作示范区(广安片区)建设总体方案》。
2013年,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川渝合作示范区(广安片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省政府办公厅连续5年印发重点工作方案。
2023年7月,《意见》出台,赋予广安深化改革开放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重大使命。
为什么是广安?
深化改革开放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广安底蕴深厚——
改革开放是广安的城市基因,小平家乡始终以“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坚定与执着,沿着改革开放宽广大道完成一次次历史性跨越,努力闯出一条内陆欠发达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好路。
深化改革开放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广安活力十足——
长期以来,广安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在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等方面持续深化改革,依托川渝高竹新区、广安(深圳)产业园、成都·广安“双飞地”生物医药产业园、南浔·广安东西部协作产业园、川港(广安)合作产业园等重大开放平台,塑造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合作格局,破解了一批体制机制障碍,拓展了开放合作和产业发展新空间,改革开放成效显著。
深化改革开放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广安潜力无限——
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是国家赋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使命。广安作为“双圈”战略前沿、改革前沿,深化改革开放有先行先试经验、有实实在在发展成效。同时,随着川渝合作示范区加快建成、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加速打造,广安改革开放事业正获得各层面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和项目支撑。
机遇无限,未来已来。
站在《意见》出台一周年的时间节点眺望过去,我们一边感激机遇的垂青,一边细数收获,感受丰收的喜悦。
带给广安什么? 触及广、意义深、合力强
“这对广安以改革开放为突破口走出发展瓶颈是难能可贵的重大机遇。”日前,在“大势观澜·小平故里说经济”专题讲座上,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博士林靖宇一语中的。
逐条逐项分析《意见》和“两张清单”,方知机遇之大、分量之重、对广安影响之深。
触及之广——
深化改革开放,是综合性、全局性的通篇谋划。
《意见》对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聚焦破解产业体系不优、市场机制不活、协调发展不足、开放程度不深等问题,逐一明确了重点任务和支持路径,支持广安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现更高水平开放。
意义之深——
以清单式授权方式,依法依规赋予广安更大改革自主权;将符合条件的重大产业项目纳入省重点项目予以推进,强化要素保障;将有利于增强广安发展后劲的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事项纳入国家和省级重点规划。
授权赋能、提级升规,让广安拥有深化改革开放更大“自主权”和灵活性。
合力之强——
《意见》出台后,省委改革办、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制定出台支持政策和项目建设“两张清单”,定期组织省直有关部门研究会商,及时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凝聚推动工作稳步实施的强大合力。
省直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工作对接和指导,针对性制定出台专项政策措施,47家省直部门(单位)明确给予支持。
省委改革办将专项文件和“两张清单”事项纳入省委深改委改革专项小组联席会议,作为固定议题专题研究;
在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广安成功纳入省级财政重点支持市融媒体中心建设的6个市(州)之一,市融媒体中心纳入2024年中央财政支持中西部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名单,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100万元;
农业农村厅批复广安整市推进解决农村土地细碎化问题试点;
广安理工学院作为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纳入四川省“十四五”高校规划设置,广安机场获批,西渝高铁广安段加快建设;
…………
桩桩件件、点点滴滴,从“真金白银”支持到放权赋能,从纳入试点到给予政策倾斜,省委、省政府及省直部门对广安的帮助,实打实、看得见,真正把关心厚爱送到了广安人民的心坎上。
广安怎么做? 目标清晰、行动迅速、态势良好
“目标清晰、行动迅速、态势良好。”
7月2日—5日,在《意见》出台一周年之际,省委督查室督查调研组赴我市对《意见》贯彻落实情况开展督查调研,并在督查调研报告上作以上肯定性阐述。
肯定,源于广安把使命扛在肩上,把任务落到实处。
当全市上下迎接《意见》出台的喜悦还在心头,市委、市政府已经把《意见》贯彻落实工作放在首位,立足实际,统揽全局、精心部署,科学谋划、高效推进。
市委将2024年确立为“改革深化年”,全面对标省上专项文件,提出实施“五项行动”,拓展“三项任务”,确保省上赋予的使命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在市委深改委下设立专项工作组、专项工作组办公室和“五项行动”工作专班;出台《实施方案》《“两张清单”责任分工方案》,明确10个方面22项标志性成果集中攻坚。
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带队赴省直有关部门沟通对接,多次召开专题会、推进会,研究部署改革事项;
…………
广安把贯彻落实《意见》作为统揽广安现代化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扛牢主体责任,全面动员部署、全域聚力成势、全程推动落实,以实干实绩交出一份高质量发展合格答卷。
这份答卷,得益于全市干部群众众志成城、上下一心。
一年多来,全市上下坚决扛起深化改革重任,直面问题、破解难题、勇闯新路,以改革之力增强发展之势。
实施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示范行动,加快跨省域深度融合发展——
川渝协同立法赋予川渝高竹新区行政主体资格和相应管理权限;新区构建“小管委会+大公司”运行管理模式、成立全国首个跨省域税费管理服务中心等4项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501项“川渝通办”“跨省通办”全部落地……
实施区域协调共兴行动,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获评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市;岳池县省级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探索撂荒地动态清零、土地竞拍式流转、量权入股组建村合作社等做法在全省交流;武胜县解决土地细碎化经验在全国推广……
实施要素保障提升行动,加快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创新优化投资兴业、干事创业“两个环境”,出台激发市场活力19条、民营企业发展壮大8条;2023年“一网通办”排全省第4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纳入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案例……
实施全域开放拓展行动,加快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
获评全省“交通强市”试点成效显著市;纳入深圳“20+8”产业集群协同发展首批对口协作地区;成都·广安“双飞地”生物医药产业园拔节生长;南浔·广安东西部协作产业园成为新时代浙川东西部协作典范;与法国蒙达尔纪市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实施产业优化升级行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优先做强工业,加快建设“331”现代工业产业体系,“4+N”百亿产业项目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坚定做活文旅,牌坊村建川博物馆聚落作为全国最大村级博物馆聚落加快建设,“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居·嘉陵江畔游”文旅新名片越擦越亮;持续做优农业,建好“天府粮仓”、打造都市田园、推进城乡融合美丽图景徐徐绘就……
一年期满,盘点收获,我们欣喜看到,全市标志性改革成势见效、支撑性改革夯基蓄势、引领性改革走深走实、关键性改革创新突破……“改革深化年”行动走深走实。
以改革之力增强发展之势,重大项目建设是最强有力的引擎。
坚持把抓发展落实到抓项目上,用项目建设实实在在的成效回应机遇垂青、各方厚爱。
“我们将省市重大项目纳入‘挂图作战’机制,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落地见效。”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建设清单共有重大项目60个,涵盖基础设施类、产业类、社会事业类。
大干一年,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迅速推进,成为支撑广安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源动力——
投资50亿元的时代长安动力25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落户川渝高竹新区;
大庆油田四川武胜净化厂启动建设;
四川能投永立化工年产8万吨精细化学品项目、必美达生物科技双甘膦项目加快建设,“4+N”百亿产业项目发展格局加速构建;
爱斯特药业等一批生物医药产业项目有序推进,全市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增速连续6年保持在20%以上;
总投资996.7亿元的120个年度重点推进市列重大工业项目大干提速,不断刷新“进度条”。
积小胜为大胜——
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排全省第8位,2024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2%、排全省第6位。
数据印证成绩,振奋人心。
一年不懈努力,一年艰苦奋斗,广安在川渝区域经济版图的地位更加凸显,驱动力支撑力更加强劲,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站在新的起点,今日之广安,正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勇担改革探路使命,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广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奋勇拼搏、勇毅前行,努力向党中央、省委和全市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市融媒体中心采访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