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时光荏苒,祖国的巨轮驶过沧桑,民族复兴的光辉愈发璀璨。砥砺奋进75年,广安儿女以时不我待的奋进姿态,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春天的故事”,广安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量质齐升跑出加速度
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广安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1949年GDP仅0.7亿元,1997年突破100亿元,2010年、2017年分别突破500亿元、1000亿元大关,2023年广安GDP总量1512.5亿元,实现了量的飞跃。
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人均发展水平不断提高。1949年人均GDP32元,2023年人均GDP4.68万元,人均发展水平飞速提升。
财政税收收入不断增加
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由1949年的190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105.7亿元,翻了12番。
产业结构实现历史性转变
2023年全市一、二、三产业结构为16.4∶30.4∶53.2,实现了向二、三产业协同发展、三产业贡献日益突出的转变。
产业升级激发新动能
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202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1.3亿元,比1952年(从1952年开始统计)增加400亿元;粮食总产量从1949年的56万吨增加到2023年的183.7万吨。
工业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2023年工业化率20.5%,比1949年提高14.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1997年(从1997年开始统计)的126户发展到2023年的626户。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广安服务业增加值仅412万元。改革开放后,服务业经济飞速发展,2023年服务业增加值804.6亿元;城乡消费市场持续活跃,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4.1亿元,比1949年增加683.4亿元。
高水平推动合作开放
“内联外通”交通网络加快形成
75年来,广安交通事业实现飞跃发展,居民出行条件极大改善。全市公路总里程由1949年末的245公里增加到2023年的1.71万公里。
对外合作水平不断提升
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93年的400万美元提高到2023年的47.3亿元,2023年外商直接投资到位资金(FDI)1226万美元。
“同城融圈”释放发展潜力
与重庆渝北区合作共建的川渝高竹新区是目前全国唯一的跨省域共建新区,已入驻企业196家,投产88家。
城乡共兴“双向奔赴”
乡村振兴成果显著
被评为2023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市,2023年实现脱贫人口务工就业11.42万人,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57.5万人,劳务收入135.5亿元。加快建设和美乡村,推进城乡融合发展,2023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平均收入达43.1万元。
城镇建设日新月异
2023年建成区面积155.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从1949年的3.4%提高到2023年的46.6%。
民生事业蓬勃发展
城乡收入持续增加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4年(从2004年开始统计,下同)的6611元增加到2022年的4.3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26元增加到2022年的2.1万元。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限提高到74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限提高到533元;2023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30.9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61.9万人。(广安日报记者 黄钟锐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