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中国共产党广安市第六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举行。 广安日报记者 康建林 摄
中国共产党广安市第六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公报
(2025年7月22日中国共产党广安市第六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广安市第六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7月22日在广安举行。
出席全会的有,市委委员39人,候补市委委员8人。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第六次党代会代表中的部分基层同志也列席会议。
全会由市委常委会主持。市委书记张彤作了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张彤受市委常委会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广安市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建设重庆都市圈北部文旅副中心的决定》。张彤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充分肯定市委常委会的工作。一致认为,市委六届十次全会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市委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入实施“四大战略”,坚持“加压奋进、量质齐升、聚力成势”工作取向,全面开展“改革增效年”行动,经济稳中向好势头巩固延续,大事要事关键事取得重大进展,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高质量发展产业支撑不断夯实,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民主法治建设稳步推进,党的建设更加坚强有力,广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全会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强调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要求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赋予川渝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重大任务。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对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作出系统部署,赋予广安“区域旅游中心城市”定位。全市上下要增强政治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扛牢责任使命,坚定走好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之路,加快跨省域深度融合发展,做强重庆文旅主市场,培育全国文旅大市场,开拓入境游新市场,乘势而上建设重庆都市圈北部文旅副中心,以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成效为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新贡献。
全会指出,广安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坚持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科技赋能、保护优先,突出亮山亮水亮文化,做好“红色、绿色、特色”文章,推进“生态、文态、形态、业态”深度融合,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强化高能级主体培育和高品质产品供给,擦亮“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居·嘉陵江畔游”文旅名片,坚定做活文旅,构建全域发力、区域联动、县域出彩的发展格局,加快建设重庆都市圈北部文旅副中心,积极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更好支撑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全会指出,广安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总目标是:到2027年,建成全国红色旅游主阵地、川渝森林康养新胜地、重庆近郊休闲目的地,打造川渝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重要承载地,建设重庆都市圈北部文旅副中心取得阶段性成效,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旅游总花费分别达到100亿元、500亿元,重庆主市场来广游客达到1500万人次以上,文化旅游业加快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到2030年,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文旅品牌影响力、文旅产品吸引力、文旅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基本建成重庆都市圈北部文旅副中心,文化强市旅游强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全会指出,要擦亮“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居·嘉陵江畔游”三张名片,塑造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文旅品牌。建设“小平故里行”红色文旅地标,保护传承红色资源,加快景城联动发展,推动环主城区融合发展,打造“小平故里行”初心之旅。建设“华蓥山上居”森林康养胜地,发展康养旅居,拓展户外运动,提升文化内涵,打造“华蓥山上居”归心之旅。建设“嘉陵江畔游”人文风景廊道,培塑沿口古镇核心IP,打造嘉陵江百里画廊,联动开发精品线路,打造“嘉陵江畔游”赏心之旅。实施文旅品牌推广计划,全力打造“小平故里·安逸广安”文旅品牌。
全会指出,要坚持生态、文态、形态、业态“四态”融合,增强文旅产品市场竞争力。厚植生态本底,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推进生态文化研究传承、生态价值转化利用。强化文态铸魂,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强化非遗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创演。注重形态塑造,提升城市颜值内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彰显景区特色风貌。突出业态培育,发展“文旅+研学”,推广跟着演艺赛事去旅行,丰富乡村文旅业态,强化科技赋能,推动文旅产业全域全业态发展。
全会指出,要强化渝广联动,推进跨省域文旅协同发展走在前列。构建协同发展格局,促进渝广文旅发展政策协同、产业协作、工作协调。共拓互推客源市场,增强渝广游客互动往来,积极参与重庆国内文旅市场合作,建立入境游渝广联动机制。共塑区域特色品牌,强化毗邻地区交流互动,共推共建“伟人将帅故里行·川渝联线”、华蓥山“巴渝雄山”品牌,共创明月山区域文旅品牌。
全会指出,要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游客体验感满意度。完善文旅基础设施,推动传统旅游景区强基焕新,完善快旅慢游交通网络,构建多层次住宿体系。提升文旅服务品质,完善以游客为中心的服务体系,提升文化旅游领域综合治理水平,营造国际化便利化旅游环境。丰富多元消费供给,推进文体商旅融合,打造特色美食街区、文创街区等消费新场景,丰富沉浸式体验和个性化服务,更好满足游客情绪价值。
全会指出,要深化改革创新,激发文旅融合发展动能。做强市场主体,支持重点骨干文旅企业做大做强,梯度培育中小文旅企业,健全文旅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分类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深化国有景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深化要素改革,强化财政金融支持,强化重大文旅项目用地保障,打造高素质文旅人才队伍。完善推进机制,坚持和加强党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重点文旅项目推进机制,压紧压实责任,提高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
全会指出,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市委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与坚定实施“四大战略”贯通起来,不折不扣把市委“作战图”一步一步干成“实景图”。要在深化“同城融圈”中打造文旅协同示范,下好协同发展“一盘棋”,推动市场拓展“一体化”,织密快旅慢游“一张网”。要在推进“优镇兴乡”中完善文旅发展格局,坚持全域聚合力、县域出特色、乡村有亮点。要在强化“品质主导”中优化文旅产品供给,不断扩容文旅优质产品,加快完善文旅基础设施,持续健全文旅服务体系。要在夯实“产业支撑”中培育文旅经济增量,建圈强链壮大产业集群,引育并举壮大市场主体,改革创新激发增长动能。
全会指出,贯彻市委全会精神,要和做好当前工作结合起来。各地各部门要坚定信心决心,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着力办好大事要事关键事,坚定不移做强产业支撑,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毫不松懈维护安全稳定,坚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优化“两个环境”,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全会号召,全市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持续用力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重庆都市圈北部文旅副中心,推动文化强市旅游强市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安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