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全省第二,广安有何秘诀?

发布日期:2025-09-11 08:59 来源:广安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早上嗦一碗岳池米粉,吃个盐皮蛋后,就出发去邓小平故里旅游区、华蓥山旅游区‘打卡’;傍晚吃火锅,晚上再到广安不夜城感受宋代文化……”这是市民陈斌为迎接重庆好友做的“游玩攻略”。

行程满满当当的背后,折射出我市消费的巨大潜力。今年1—7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2.5亿元,同比增长7%,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2和1.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消费拉动效应显著,内需活力不断释放。

区域消费竞争日趋激烈,广安何以脱颖而出?9月5日,记者深入城区商圈、夜市街区和便民市集,探寻这座城市消费增长的秘诀。

奖补1500万元

点燃消费新引擎

持续提振消费,政策依旧是突破口。

我市先后出台《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进一步推动经济运行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安排财政资金1500余万元,用于支持“两上”企业培育、消费促进和汽车展销奖补。截至7月底,全市消费品以旧换新申请数量达22.2万件,实现销售额12.7亿元,兑付补贴1.11亿元,带动通讯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销售额分别增长49.3%和37.8%。

更多维度、更广层面的提振消费新举措,持续刺激消费——

广安邓园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获“离境退税商店”资质,我市首家离境退税商店正式启用,随着退税环节提前,境外旅客在购物环节就能拿到退税款,再消费热情有效激发。

广安围绕“季有主题、月有活动、周有促销”的思路,系统策划“广惠大众·安逸消费”系列促销活动,打出政策“组合拳”,为消费市场注入强劲动能。

此外,我市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组织“香约广安·川渝美食荟”、“五一”车展、“乐购广安”等大型主题促销活动919场,参与企业2633户次,带动消费约25亿元。

“消费+”跨界融合

打造消费新场景

华蓥山麓清风徐徐,渠江两岸灯火璀璨。今年秋天,“夜游广安”成为川渝地区不少家庭出游的新选择。

“我们不只是来买东西,更是来体验一种生活方式。”重庆游客张兰兰说。

围绕“消费+”,不断拓展沉浸式、互动型、融合类消费新场景,推动商业、文化、旅游、娱乐多元业态共生发展。武胜沿口古镇借助老字号、非遗手作、地道特色小吃等,成为展示广安民俗文化的窗口;邻水依托天意谷、五华山等自然资源,开发生态露营、山野音乐会,吸引大量年轻游客;广安主城区的吾悦广场、加德天街等商业综合体,积极引进川东首店、品牌快闪店,开展“賨青市集”“‘疯八’狂欢节”等活动,持续焕新消费体验。

我市还整合邓小平故里旅游区、华蓥山旅游区等红色资源,与重庆联合推出“川渝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等主题线路,打造有辨识度、有吸引力的消费新地标。今年暑期,全市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8%和21%,文旅消费成为拉动全市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

夜市“烟火气”

激发消费新活力

夜幕低垂,广安城区热闹起来。在猫儿沟夜市,摊主的吆喝声、食客的谈笑声、锅铲的碰撞声此起彼伏,勾勒出一幅生动温暖的市井生活图景。

“晚上来这里纳凉,感受城市烟火气,也是一种放松。”市民刘均说。

像猫儿沟夜市一样的便民摊区,在广安城区并不鲜见,既方便居民日常,也为小微商户、流动摊贩提供合规稳定的经营场所,激发社区消费活力。

在吾悦新印巷、滨江美食城等地,灯光璀璨、人流如织。小龙虾、烧烤、冰粉、卤味等各式美食琳琅满目,年轻人围坐一桌,举杯畅聊,享受夜晚的惬意。

“我们几乎每周都来,这儿选择多、氛围好,就像广安的‘深夜食堂’。”“90后”市民王钰书说,“夜市不仅是美食聚集地,更成为广安城市形象和市民生活品质的新名片。”

据统计,1—7月,全市新培育限上商贸企业113户,较去年同期净增63户。这些市场主体推动限额以上消费品实现零售额105.8亿元、同比增长9.5%,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广安日报记者 夏佩)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