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故里“两馆”完成展陈提升一个月
游客量同比增加近两成
“改革开放”篇章更加突出
8月18日14时,广安市邓小平故里旅游区入口秩序井然,游客依次排队进入。
一个月前,邓小平故里旅游区的邓小平故居陈列馆、邓小平缅怀馆完成展陈提升。作为广安文旅重要的红色旅游资源之一,展陈提升后的“两馆”增加了哪些新元素?对外开放一个月,运行效果如何?记者实地探访。
新展陈新景观看点多,服务细节满满
走进邓小平故里旅游区,重新打造的景观,让景区入口焕然一新。沿着环线行走,两旁树木郁郁葱葱。不到10分钟的路程,便来到邓小平故居陈列馆。
邓小平故居陈列馆的建筑外观设计独特,右侧设计有3个斜坡屋面,建筑选材采用了柔韧的柚木和坚硬的花岗岩。
此次展陈提升的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分为序厅和3个展厅,共用5个部分展示邓小平同志波澜壮阔的一生。“展览的一大特点,就是每一个部分的引言都是用邓小平同志自己的话来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概括,真实而贴切。”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副研究馆员龙为羽说。
进入序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气势磅礴的雕塑壁画,由连绵的群山、高远的天空、飘逸的祥云、挺拔的松树等组成。壁画的前方则是一座邓小平同志面带微笑、迈着稳健步伐不断前行的青铜圆雕塑像,不少参观群众驻足瞻仰。
“展陈提升后,‘改革开放’篇章更加突出。”龙为羽介绍,在保持5个单元不变的基础上,利用52%的展陈面积、44%的展线展示第五单元“开创伟业”,并拓展为“伟大转折”“开辟新路”“砥柱中流”3个板块。“整个展陈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邓小平同志,很有意义。”游客赵永专程带着即将上小学的儿子前来参观,他表示,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堂很好的入学教育课。记者还发现,展陈提升后的邓小平故居陈列馆,服务细节满满。例如,在入口新增了观众服务点,出口则设置为文创售卖和游客休息区。
作为与邓小平故居陈列馆互为补充的邓小平缅怀馆,此次展陈提升后也有不少变化。
走进邓小平缅怀馆,一幅高2.25米、长4米的油画《小平,您好》引人瞩目。据工作人员介绍,该作品由中国美术学院师生5人共同创作完成,与位于北京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收藏的同名作品为兄弟集。
此外,邓小平缅怀馆内,邓小平北京故居复原场景拆除的“餐厅”,移至二楼展厅展示,馆内还新增“邓小平夫妇卧室”,出口两侧展示油画等艺术品,增设游客互动留言区。
内容更丰富,多种新媒体交互让游客参与感更强
“一个月的时间运行良好,进馆游客量同比增加不少。”邓小平故居陈列馆技术部主任杨勇介绍,完成展陈提升的“两馆”于7月18日对外开放,一个月已接待游客303993人次,同比增长17.98%。
人气的增加,折射出的是展陈提升的效果。
杨勇透露,此次“两馆”展陈提升主要包括基本陈列展陈、设施设备升级改造、智慧景区建设等内容。
“两馆”展陈提升后,展厅面积增加186平方米,其中,邓小平故居陈列馆新增48平方米,邓小平缅怀馆新增138平方米。“两馆”新增展品61件,更新图片125张。同时,邓小平故里旅游区重新梳理游客参观展线,针对空间布局进行调整,将自由开放参观改为流线沉浸参观。
“两馆”对模数化展架系统、展厅专业灯光、墙(地)面石材等进行利旧处理。同时,邓小平故居陈列馆新采用具有抗紫外线、阻燃性等特点的展板,不仅可以提供清晰明亮的视觉效果,还能有效延长展板的使用时间。
邓小平故居陈列馆观影厅将原本的投影播放升级为影院级屏幕放映,更新灯光、音响等设备,为游客提供优质的观影体验。而邓小平缅怀馆则采用高精度柔性液晶屏,适当增加背景照片、重要镜头,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沉浸式缅怀体验。同时,“两馆”设置互动展项11个,运用多种新媒体交互,让游客参与感更强。此外,“两馆”制作重点文物二维码67处,配以中英文讲解。
记者还了解到,邓小平故里智慧景区系统已建成,邓小平故里旅游区于8月19日起实行实名登记免费入园参观。游客可在景区入口处刷身份证入园,或者通过“邓小平故里旅游区”微信公众号中的“线上服务”进行线上登记后扫码入园。(据《四川日报》)